今年以來,眼看著中俄兩國走得越來越近,不少西方媒體便開始挑撥離間。那么俄羅斯人自己是如何看待與中國的關系的呢?中國媒體今日編譯了一篇俄羅斯中國問題專家德米特里·科瑟列夫的文章。該文章原載9月28日的俄羅斯雜志。科瑟列夫在文中駁斥八大抹黑中國的“傳說”。他認為,中國人覬覦西伯利亞和遠東的看法是謊言,所謂中國人是不好合作的伙伴及貪婪則是偏見。在他看來,中國人只是善于數(shù)錢,精打細算罷了。
以下為文章原文:
科瑟列夫?qū)懙,前不久他應邀就俄羅斯人關于中國、中國人及俄中關系的典型傳說與誤解發(fā)表演講。這是很好的主題,尤其考慮到人們剛剛度過了“中國9月”。之前的8月,中俄海軍在日本海再度開展聯(lián)合演習。9月3日,在北京舉行了二戰(zhàn)結束70周年閱兵式,俄羅斯元首高調(diào)亮相,F(xiàn)在,是時候?qū)餮院推?mdash;—即便不是全部,也是最廣為流傳的——予以澄清了。一、中國人覬覦西伯利亞和遠東的看法是謊言。中國存在富于攻擊性的民族主義者,但他們了解本國歷史。不管在表面還是私下(中學教科書中),中國對俄都沒有任何領土主張,劃定了雙方公認的邊界——中國與印度尚未實現(xiàn)這一點。
二、說到中國人是好戰(zhàn)、富有侵略性的民族,事實上歷史證明恰恰相反。人們面對的是唯一輸?shù)袅怂袘?zhàn)爭、被任何人戰(zhàn)勝過的民族。中國人最近一次侵占領土還是在公元七世紀,隨后開疆拓土的都是征服中國的民族。中國人可以是精明的商人、手工業(yè)者、能工巧匠、農(nóng)民、工藝復雜商品的制造者,卻不是軍人:中國人不喜歡戰(zhàn)爭,專家相信,無論現(xiàn)任領導人如何努力改變這種思維,都難以成功。
中國人覬覦西伯利亞和遠東的看法是謊言
三、中國人對俄羅斯施加“人口壓力”,因為中國人太多,而俄羅斯空置的土地太多:一派胡言。中國面臨的一大問題是,它自己有大片未開發(fā)領土,但缺少愿意移居那里的人。
四、中國人向俄羅斯移民的觀點與事實正好相反。這是源于上世紀90年代的恐懼,當時中國人向歐洲移民,包括過境俄羅斯。自那以后,在俄華人群體數(shù)量急劇減少,被移民當局視作問題的有烏茲別克斯坦人、烏克蘭人、摩爾多瓦人,唯獨沒有中國人。事實上,中國人近年來開始返回中國。順便一提,一些俄羅斯人也紛紛前往中國:在華俄裔族群日益增長。
五、世界上無人喜歡中國人,尤其是鄰國居民,其實并非如此。總的來說,世界上誰都不喜歡誰,尤其是鄰居,與較遠民族的爭吵還少些。這方面,中華民族與其他民族并無分別,但奇怪的是,西方對中國人格外贊賞。
這里的情況有一個小小的特殊之處:約一個世紀以來,中華民族一直認為自己備受屈辱,當發(fā)現(xiàn)自己恢復數(shù)一數(shù)二大國地位的時候,反倒不知所措。有的中國人重新表現(xiàn)出妄自尊大,有的則相反。
六、中國人遵守紀律,服從專制:其實不然。即便在毛澤東時代,中國社會也是生機勃勃和富有活力的,今天同樣如此。同時,丑聞也層出不窮。他們不讓政權根基動搖,不渴望西方民主——他們不需要——則是另一回事。
七、中國人崇拜俄羅斯,與俄羅斯相似,其實不完全是這樣。年復一年的民調(diào)顯示,中國人對俄羅斯越來越心懷尊重,把普京看作領導人的榜樣。但總體上,他們對俄羅斯不太感興趣,俄羅斯不過是一個友好國家。俄羅斯各種民調(diào)表明了現(xiàn)在的一種趨勢:中國人實際正在打破對俄的制裁。至于相似性,則這兩個國家是完全不同的民族。唯一的共同點是在基本價值觀上迥異于西方的極端保守主義。
中國人是不好合作的伙伴及貪婪純屬偏見
八、中國人是不好合作的伙伴及貪婪純屬偏見。中國人只是善于數(shù)錢,精打細算。如果政治上的友誼帶來的是無利可圖的交易,迫使俄羅斯購買質(zhì)次價高的商品,那么這是糟糕的友誼和政治,會導致落后和經(jīng)濟崩潰。俄羅斯為何需要這樣的朋友呢?
另外,與西方不同,中國完全不搞意識形態(tài),不輸出價值觀,不強調(diào)“政治正確性”,不將它們與經(jīng)濟捆綁。
還有幾個觀察結果。關于中國和中國人最惡意的傳說往往來自不了解中國、頂多是抄襲別國宣傳的人。這些人不懂中文,沒到過中國,卻用中國人來嚇唬俄羅斯。無知和恐懼總是如影隨形,在不同國家人民之間的關系中尤其如此。
文章認為,大部分荒唐的反華神話源自上世紀90年代,當時美國加強了把俄羅斯變?yōu)橹袊鴶橙说墓ぷ,企圖借俄羅斯之手“遏華”,令莫斯科重新陷入上世紀70年代的戰(zhàn)略險境,即同時面臨兩個勁敵——美國和中國。但反間計沒有得逞,而這要怪美國人自己。
同時,俄羅斯有許多所謂中國問題專家。他們彼此爭論,互相不服氣。那么,漢學家們是怎么看待中國的呢?上一代漢學家的爭吵主要在抱怨派和懷舊派之間展開。抱怨派歷數(shù)50年代俄羅斯為中國所做的一切,罵中國忘恩負義,心中充滿怨恨。懷舊派則抵制前者,夢想重溫50年代基于“真正共產(chǎn)主義”的“偉大友誼”。文章寫道,如今的中國通則總體上對研究對象持理性的善意態(tài)度。當然,其中也有不喜歡中國的人,但他們只占極少數(shù)。話說回來,專門研究一個國家或地區(qū)的人不應對其懷有不加思索的憎惡或喜愛。正如一個外交官朋友所言,專家之所以是專家,不在于他們對研究對象國的好惡,而在于他們對其的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