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起俄羅斯經濟強勁復蘇,年逾500億美元的軍費投入為俄軍現代化改革注入源泉活水。軍費大蛋糕中,武器裝備投入板塊的重要部分又流向俄軍核力量建設。然而自石油價格下跌以來,俄羅斯軍費開始內部收縮,但俄在核武器研發(fā)和裝備上費用絲毫沒有減弱,反而越來越加強,對于俄羅斯來說,勒緊褲腰也要提高核武器裝備水平,不僅是維護俄羅斯核武庫的最大價值,保持對美國的核平衡,更是俄羅斯保持國家尊嚴的利器。

外媒盤點俄軍五種最強大空戰(zhàn)武器
冷戰(zhàn)期間,蘇聯建起全世界最大的空軍。在諸多國家航空設計機構——特別是米高揚-古列維奇、蘇霍伊和圖波列夫設計局等——的大力推動下,蘇聯空軍成為一支強大的力量,不僅具備大量飛機和高技術,而且擁有對蘇聯陣營來說非常罕見的優(yōu)勢:發(fā)明創(chuàng)新。

美國《國際利益》雙月刊網站18日發(fā)文說,1991年蘇聯解體,俄羅斯繼承了蘇聯空軍的主體。有些老的設計機構勉強支撐過90年代和21世紀初。
經過近四分之一個世紀,俄羅斯正在重新崛起為空中強國?哲娊K于開始收到訂購的新型多功能飛機,蘇霍伊設計局也即將把一種全新的戰(zhàn)斗機投入戰(zhàn)場。這些飛機和升級的老飛機將在未來數十年構成俄羅斯空軍的支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