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人民解放軍的短程彈道導彈數(shù)量可能急劇增加。第二炮兵部隊擁有1200枚由中國航天科工集團(CASIC)研制的350公里射程的東風-11A導彈,以及由中國航天科技集團(CASC)研制的600公里射程的東風-15導彈。但這種一個發(fā)射器配一枚導彈的系統(tǒng)可能會被一個發(fā)射器配5至8枚導彈的系統(tǒng)所取代。
比如,由中國航天科技集團研制的M-20導彈系統(tǒng)就同時配備了一枚射程超過300公里的短程彈道導彈和4枚射程為300公里的A300火箭彈。中國航天科技集團還推出了一種類似系統(tǒng),將300公里以上射程的BP-12A導彈與多達4枚200公里射程的神鷹-400火箭彈搭配在一起。
2010年,五角大樓公布的此類數(shù)據(jù)稱,中國人民解放軍擁有250個短程彈道導彈發(fā)射器,每個發(fā)射器配5枚導彈再加上兩輪重新裝填的導彈,就能使中國人民解放軍的短程彈道導彈數(shù)量增加至3750枚。

資料圖:東風-10A陸射巡航導彈
二炮的戰(zhàn)區(qū)導彈數(shù)量和射程都在擴增。由中國航天科工集團研制的800至1000公里射程的東風-16導彈于2012年開始服役。射程超過2000公里的東風-21導彈有東風-21C終端制導導彈和1500公里射程的東風-21D反艦彈道導彈兩種版本。在今年9月3日的閱兵中,中國人民解放軍還展示了由中國航天科技集團研制的東風-26導彈,估計射程為4000公里。閱兵期間的報道稱,東風-26還有一種反艦彈道導彈版本。二炮還擁有超過400枚由中國航天科技集團研制的東風-10陸基對陸攻擊巡航導彈(LACM),射程為1500至2000公里。

資料圖:東風-10A陸射巡航導彈
中國人民解放軍空軍的新型轟-6K型轟炸機和較早的轟-6M型轟炸機配備了某種版本的東風-10對陸攻擊巡航導彈。轟-6K型轟炸機能夠攜帶6枚對陸攻擊巡航導彈以及數(shù)量更多的精確制導彈藥(PGM)。這些精確制導彈藥也能用于目前正在研制的攻擊戰(zhàn)斗機,比如西安的殲轟-7A、成都的殲-10和沈陽的殲-16雙座戰(zhàn)斗機。
下一頁:中國5倍音速飛行器試飛成功:西方目瞪口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