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治鈞炮轟李少紅的舊作《雷雨》,顯而易見是在發(fā)泄對目前的新版《紅樓夢》的不滿,是在指責李少紅“糟蹋文學名著”。沈治鈞、張慶善、孫玉明都是李少紅版《紅樓夢》的“文學統(tǒng)籌”,而且張慶善是《紅樓夢學刊》的主編,孫玉明是副主編。這說明,沈治鈞關(guān)于“糟蹋文學名著”的批評,代表了主流紅學家的一致意見。他們已經(jīng)與李少紅公開決裂了。
李少紅確實有負眾望,應(yīng)該嚴厲批評。但她過于自以為是了,記者的話、評論家的話、網(wǎng)友的話,統(tǒng)統(tǒng)當成了耳旁風,F(xiàn)在,主流紅學家的炮轟會產(chǎn)生什么實際效果嗎?讓我們拭目以待。
舊版編劇披露新紅樓主創(chuàng)不聽課
回憶:當年專家組干嘛?
87版《紅樓夢》當時有一個龐大的顧問委員會,王朝聞、王昆侖、曹禺、沈從文、楊憲益、朱家溍、蔣和森、啟功、吳世昌、周汝昌……大師云集,空前絕后。周嶺回憶那個時候大師們都是一招一式親自指導(dǎo),比如怎么互相見禮,怎么作揖。顧問委員會的主要工作是把握總體的風格和基調(diào)。“化妝造型沒有偏離,主要是這么多專家把關(guān)。”周嶺說。
感慨:現(xiàn)在講課沒主創(chuàng)聽
周嶺表示,24年前他給87版演職員講課,當時主創(chuàng)人員幾乎無一人缺課。后來又給電影《紅樓夢》劇組講課,北影廠汪洋廠長、謝鐵驪導(dǎo)演以及作曲王酩等主創(chuàng)人員每課必聽。24年后的今天,又給新《紅樓夢》劇組講課,但沒有一位主創(chuàng)人員露過一面。”撫今追昔,感慨良多。我并不以為我的課有多么重要,其實,當年也未必重要。只是對比那種鄭重其事,有一重隱憂油然生出而已。“
質(zhì)疑:葉錦添的說詞是否合理?
葉錦添說:“每一個圖案都要經(jīng)歷幾十個紅學家考據(jù),并且還沒有答案。”周嶺認為這只是個似是而非的理由,并沒有說服力。周嶺說:“所謂‘幾十個紅學家’的說法不對。因為紅學家研究方向都不一樣。所謂請教,尤其是服飾化妝方面,紅學界最多不過三五位而已?傊瑩氖芗t學家‘意見不一致’的影響而不去研究《紅樓夢》,恐怕這個理由不成立。”
結(jié)論:現(xiàn)在的專家就是一個包裝
87版《紅樓夢》拍攝時,中宣部下達了八字方針:“鄭重其事、嚴肅認真。”周嶺感慨現(xiàn)在是沒人管,也管不了了。作為新版《紅樓夢》的顧問,周嶺有感而發(fā):“現(xiàn)在不單是《紅樓夢》,大都拿專家做包裝。當年顧問三天兩頭開會,劇本逐字逐句審看,演員一個一個過目,我們現(xiàn)在這個顧問委員會沒有開過一次會。”
他認為,當務(wù)之急是建立真正的“專業(yè)評價系統(tǒng)”!由積學有素的專家(不僅掛名而已)與藝術(shù)家一起,在吃透《紅樓夢》精神的前提下,準確把握住大的基調(diào),對劇本、服裝道景及表演提出明確要求(不能玩兒虛的)。這樣,“大眾評價系統(tǒng)”會逐漸趨同,會由“群批”而“群策”而“群譽”。是則全體參與創(chuàng)作者幸甚!投資方幸甚!《紅樓夢》幸甚!
南都周刊訪周嶺:把新舊版對立是狹隘心態(tài)
南都:您怎么看新版和87版的關(guān)系?
周嶺:把87版和新版《紅樓夢》對立起來,是一種很狹隘的心態(tài)。當87版《紅樓夢》開拍之初,面對的是影響力非常大的越劇《紅樓夢》。但87版《紅樓夢》是努力地從中汲取營養(yǎng),我記得那時還專門把越劇《紅樓夢》的導(dǎo)演岑范請到北京來傳授經(jīng)驗,演員們也是以徐玉蘭、王文娟這些表演藝術(shù)家為學習的榜樣。 所以我認為新版《紅樓夢》是在二十年后的今天用新的視角來重新解讀這部作品。對立大可不必,連超越這個概念似乎都不必使用。
南都:不少人覺得少紅這次偏離尺度這么大,完全沒想到。
周嶺:《紅樓夢》的服裝造型設(shè)計應(yīng)該遵循這么三個原則,一個是原著精神,一個是生活化,一個是美。我相信以李少紅的功力經(jīng)驗,以葉錦添的功力經(jīng)驗,應(yīng)該拍出很好的東西來,但最重要的一點,要是《紅樓夢》才行。
我是覺得李少紅有她的難處,這個難處是值得同情的。但是難處不能當做托詞,對吧?你有難處大家理解,你有難處大家同情,你有難處大家可以幫忙,但你不能把難處當個筐,把什么問題都往里裝。你說你有難處做得不好大家很難接受啊,是不是?
我們不能要求當事者是全才,但起碼要善于利用外部資源,譬如一些各方面真正的專家,同時高度關(guān)注民意,因為這是大家的事情。尤其在弘揚國學大背景下,能夠代表中華文化傳統(tǒng)的是《紅樓夢》啊,不然誰去關(guān)注一部電視劇呢?現(xiàn)在亂七八糟的劇多了,誰也不去生那個氣!都t樓夢》是全體國人的《紅樓夢》,不是誰出錢誰拍就是誰的,市場經(jīng)濟也要考慮到市場啊,沒人買單市場可就沒了。
葉錦添解釋新紅樓造型:寫意造型是視點國際化
以下是城市快報記者張少宣的專訪實錄:
關(guān)于風格——堅持寫意風格源自曹雪芹虛實相結(jié)合的寫作手法。
記者:你說過在《紅樓夢》的美術(shù)設(shè)計上秉承的是一種寫意風格,那是怎樣的一種風格?
葉錦添:其實越嚴格的專家越開放,給我的感覺就是,好比我做了一個我覺得很漂亮的東西,只有自己覺得最漂亮了,人家才會覺得漂亮。我在讀《紅樓夢》的時候發(fā)現(xiàn),曹雪芹是個詩人,他連黛玉葬花都寫得那么美,還有寶釵撲蝶,都有一種很獨特的美感。我覺得曹雪芹寫《紅樓夢》的時候,把中國人對戲劇的美感都糅合在戲曲里面。所以在美術(shù)上,我選擇用比較詩意的方法來呈現(xiàn),而且我理解曹雪芹,他有一種思想,他一開始就說他說的全都是假話,你們不要相信,但看過《紅樓夢》的人都知道,其實里面的東西真也是假的,假也是真的,所以曹雪芹故意把有些東西弄得有點不對,有點搞不清楚,他要的就是這個效果。所以,我最后為這版《紅樓夢》定下了寫意的基調(dià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