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檔案
瑪麗亞·凱莉(英文:Mariah Carey,1970年3月27日-)是美國非常著名的流行音樂歌手,她因為自己輝煌的音樂史記錄而常常被稱為樂壇天后。截至目前為止共有79周在告示牌流行榜(Billboard Hot 100)上排行第一。瑪麗亞是音樂史上擁有最多告示牌冠軍單曲的女歌手,同時也是擁有最多告示牌冠軍單曲的獨唱歌手(18首)[世界第一的披頭士是樂隊(20首)],并擁有在這流行榜上連續(xù)停留榜首最久的單曲—One Sweet Day(16周)。與<男孩到男人>組合合作單曲《One Sweet Day》.瑪麗亞出生于紐約州蘇?丝ず嗤㈩D鎮(zhèn)。其母親擁有愛爾蘭血統(tǒng)并曾為歌劇女歌手,而曾任航空工程師的父親則擁有委內(nèi)瑞拉血統(tǒng),因此瑪麗亞偶爾被美國媒體歸類為黑人歌手。
瑪麗亞是眾所皆知的最高音歌手,在一次演唱美國國歌時,唱出了G7#。另有記錄她在一場頒獎晚會上手打拍子唱出了六個八度的音階,是一位擅用海豚音的歌手。
個人傳記
苦難的童年
瑪麗亞·凱莉1970年3月27日出生于美國紐約州長島亨廷頓鎮(zhèn),她的母親PatriciaHickey是有愛爾蘭血統(tǒng)的紐約城市歌劇院(NewYorkCityOpera)的首席演唱家,父親AlfredRoyCarey則是擁有非洲和委內(nèi)瑞拉混合血統(tǒng)的航空工程師[1]。當1960年瑪麗亞·凱莉的父母步入婚姻殿堂的時候,美國仍然存在著嚴重的種族歧視,不同人種間的通婚被視為一種禁忌,他們的婚姻甚至無法得到凱莉祖母的認可。在接下來的幾年里,這對年輕的夫婦常常因躲避各種形式的社會攻擊和偏見而居無定所,他們之間的關(guān)系也日趨緊張。凱莉在接受著名雜志Jet采訪時坦言,“在60年代和70年代有很多種族主義者。而我和我的兄弟姐妹們就是在他們眼中那類禁忌愛情的產(chǎn)物。[2]”1974年,凱莉的父母協(xié)議離婚,年僅三歲的凱莉跟隨母親生活[3]。凱莉是家中的第三個孩子,她的名字取自于1951年著名音樂劇《PaintYourWagon》中的一首歌曲《TheyCalltheWindMariah》,旣悂·凱莉從很小就顯露出對音樂濃厚的興趣和非比尋常的敏感度,Patricia在接受時人雜志訪問時談到凱莉在兩歲的時候就可以準確模仿并重現(xiàn)她所聽到的任何聲音;在凱莉不到四歲的時候,有次她的母親在排練著名歌劇卡門時不慎走調(diào),凱莉竟察覺到了母親的錯誤并用意大利文準確地唱了出來[4]。在母親Patricia為撫養(yǎng)凱莉和她的哥哥摩根而操勞奔波時,她亦沒有忘記對女兒在音樂和人生觀上的教導。凱莉從四歲起就開始接受音樂課程的專業(yè)訓練,無論是歌劇、民謠、靈魂樂和節(jié)奏藍調(diào),乃至教堂福音音樂都對她產(chǎn)生了深厚的影響,但真正對她日后的演唱風格有決定性影響的當屬美國70年代以5到7個八度寬闊音域而聞名的靈魂樂歌手蜜妮·萊普頓(MinnieRiperton),凱莉非常羨慕萊普頓的高音風格并開始不斷模仿練習,而事實證明這種練習對日后她音域的擴張和獨特演唱技巧的形成是大有裨益的。
早期音樂教育
在凱莉進入高中學習之前,因為家庭的貧困和來自社會的各種形式的壓力,凱莉的母親不得不帶著孩子經(jīng)常四處顛簸流離,他們因時常無法償付租金而寄宿在朋友家的地板或沙發(fā)上,這樣的生活經(jīng)歷使凱莉從小就塑造了獨立但卻敏感的個性和與她年齡不甚相符的成熟和理智。盡管如此,凱莉的母親仍不忘記抓住一切機會為女兒提供最好的音樂教育,在凱莉不到10歲的時候,母親為繼續(xù)培養(yǎng)凱莉在音樂上的修為多方湊錢把她送往長島當?shù)氐囊患冶硌菟囆g(shù)中心,而凱莉在兩年暑期約四個月的課程中顯然受益匪淺[5]。Patricia除了不遺余力凱莉在音樂和表演上的才華之外,亦不忘記時時提醒女兒樹立健康樂觀的人生觀,尤其是在得知跟隨前夫生活的大女兒愛麗森未婚先孕被迫結(jié)婚之后。經(jīng)過母親多年的努力,他們終于在長島郊區(qū)安定下來,當時凱莉已年滿12歲。在2006年接受CNN采訪時凱莉表示:“(那段)生活磨練了我,它以種種方式催我奮進,生活逼迫我必須成功,因為我不想一輩子生活在那樣的環(huán)境中。”凱莉從13歲起就開始著手音樂創(chuàng)作,14歲起就為幾個當?shù)氐匿浺襞飺魏髠湓囈舾枋,在凱莉17歲的時候她已經(jīng)開始自組樂團并和許多知名的音樂家展開合作,可是凱莉常常因為過于忙碌于音樂而將其他學業(yè)擱置一旁,她的頻頻缺課甚至引起了學校助理副校長約翰·伽尼的注意,雖然他花費很多時間嘗試與凱莉溝通并試圖將她的注意力轉(zhuǎn)移到學校上來,當事實證明這樣的勸說是毫無效果的,他后來在紐約日報的一篇文章中這樣寫道:“你可以一直不停地和她講道理,但直到你臉色發(fā)青都無濟于事。當你和她認認真真討論此事,她只會告訴你,那些東西對她來說毫無意義,因為她的人生就是變成一個搖滾歌星。她對此堅信不移,沒有什么可以左右她的決定。[7]”在母親Patricia的嚴厲家教下,凱莉終于同意專心學習并在17歲那年,也就是1987年時順利從高中畢業(yè)。
紐約尋夢
高中畢業(yè)后的凱莉帶著自己的音樂夢想義無反顧地前往紐約謀生,起初她只能在酒吧或咖啡屋里做招待賺取微薄的收入,她與另兩位同樣苦于生計的藝人合住在一棟下等的平民區(qū)公寓里,因為房間面積過小,她不得不常常在客廳地板上鋪一張床墊過夜;凱莉隨身帶到紐約的衣服很少:一件夾克,一條褐色的帆布長褲,一雙她母親的系帶布鞋,無論天氣冷熱,無論身處何處,凱莉常常只能穿著現(xiàn)成的衣服;她每周常常只能靠一包干酪通心粉艱難度日,在經(jīng)濟極為拮據(jù)的幾個月,她甚至只能靠附近熟食店老板施舍的硬面包和冰水填飽肚子。但這樣艱難的生活并沒有磨滅凱莉?qū)σ魳返臒釔郏3@霉ぷ餍菹⒅嘣谳^為安靜的角落里撰寫歌詞,深夜里和自己從高中時起就相識的音樂伙伴班·馬古力斯在錄音室里創(chuàng)作歌曲并制作樣帶。 “我當時只想有一份合約,出一張專輯,別的根本無暇顧及,”她在多年后對澳大利亞Courier-Mail日報坦言,“人們只是不能理解那種欲望和關(guān)注。[8]” 基于這種欲望,凱莉開始不厭其煩地將自己的錄音樣帶送到一家家紐約街頭的唱片公司。很多時候,凱莉最多只是被那些柜臺的管理員攔住,他們答應她會將帶子交給公司負責人,但往往那些帶子會被正式的拒絕,或者根本了無音訊,凱莉?qū)Υ讼喈斝箽。但是精神上,她是那樣的堅強,沒過多久她就可以擺脫失望繼續(xù)前行。[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