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名之前,劉謙不僅學魔術,還學行銷、商業(yè)推廣、企業(yè)管理,讀成功人士的傳記,他為紅準備了很久很久。
個子嬌小的魔術師劉謙昨天在上海宣布,錄制完東方衛(wèi)視訪談節(jié)目《非常記憶》后將閉關兩個月:就呆在臺灣地區(qū),閉門不出,不接受任何通告,拒絕一切采訪。他說,這么做既是春晚爆紅后太忙太累的休整,也是為5月即將展開的個人專場表演做準備,“閉關只是個人喜好,與所謂魔術師的神秘感無關。我本來就是一個很孤僻的人,而這一陣子(春晚后)太不能靜下來。”
“閉關”主要是為了今年5月的個人專場表演,說白了是為淘更多的金。據(jù)了解,目前惟一確定的個人專場是南京,2000至3000人的場子劉謙方面的開價已高達70萬—80萬,而如果不上春晚,根本沒有演出商愿接他的商演。而電視方面的出場費,據(jù)可靠消息透露,劉謙的單次出場價碼也已飆至6位數(shù)的天價,與憑緋聞而再成關注焦點的庾澄慶同一級別。
在劉謙看來,魔術師只是演員,沒什么了不起。所以昨天他凌晨三點抵滬,十點半就要接受全國近百家媒體的采訪,依然毫無怨言,一副神采奕奕的模樣,口才比很多主持人都好。
走紅以后,劉謙依然謙恭有禮:“生活上感覺不到有不一樣,可能就是訪問多了些。(和5年前最大的變化是什么?)老了!其實沒有不一樣,只是成熟了,魔術更厲害了!”劉謙的回答始終語速極快,但完美無缺。
劉謙如此沉穩(wěn),是因為他為走紅準備了好幾年,現(xiàn)在,他所做的就是一直紅下去。
揭秘劉謙
一個有專業(yè)素養(yǎng)的演員
中國并不缺乏魔術高手,也不能說劉謙的魔術水平中國最高,上春晚的魔術師也不是沒有,但為什么惟獨他走紅了呢?
劉謙笑著說:“第一個原因是運氣,第二個原因是我真的花了非常多的時間用在魔術上,我和其他魔術師相差的不是魔術技巧,而是表演態(tài)度。”
劉謙說自己每天都在思考,怎樣才能讓更多的人看到他的表演,而且要讓大家愛看,能吸引更多人的眼光。為了達到這些目的,5年前當他決定做職業(yè)魔術師后,他收集了大量資料,其中除了有魔術創(chuàng)作方面的書,如光學、化學等書,也有其他方面的資料,如行銷、商業(yè)推廣、企業(yè)管理等,此外還有成功人士的傳記,“我不斷地學習,研究成功人士的故事,想從中找到自己可以復制或者學習的程式。”他認為,學習、思考得如此寬廣,是他有別于其他魔術師的地方,而這些學習和思考,幫助他提升了自己的表演和魅力。
玄機在于眼神和語言
面對網絡世界轟轟烈烈的“揭秘”聲浪,劉謙不急不躁:“不會反感,反而很開心,看完魔術想揭秘是人之常情。不過,我呼吁,大家要用娛樂的心態(tài)來欣賞魔術師的演技、安排和巧妙就好了,這才是觀賞魔術應有態(tài)度。”
至于“魔術”玄機,劉謙昨天終于點破了一點點,“手法再快也快不過眼神,魔術師所能做的只是用眼神和語言來誤導觀眾。通常,魔術師都很容易說服和操控人,這是值得行銷人員學習的。”
每天做手膜半小時
劉謙有一雙巧手,而只要是不表演的時候,劉謙的手上總是戴著一副黑手套。不為時尚,“其實這是為了保護好我的雙手,避免刮傷和干燥,這都是為了表演需要。”劉謙還透露,自己在這雙魔術手上花的心血遠不只如此,每天要花半小時做按摩并浸泡雙手,“這就跟女生做面膜一樣。”劉謙還為雙手投了巨額保險,而其經紀人則透露,這份保單超過百萬新臺幣。
對于被封為“電眼男”,劉謙愧不敢當,“其實我不是眼睛‘放電’,而是散光太嚴重,嚴重到不能戴隱形眼鏡,所以看東西的時候沒有焦距。”至于造型,現(xiàn)在有一個日本團隊專門為劉謙打理。
不當魔術師就當電腦工程師
鏡頭前很健談開朗的劉謙自爆是個不愛講話的人:“要不是接受訪問或者上節(jié)目的話,我是不會講話的,而且我非常痛恨電話。如果我現(xiàn)在手機響了,我真的不喜歡講話。”
身為劉德華、周杰倫的魔術老師,又混在演藝圈這么多年,劉謙卻表示很習慣一個人,“如果不是做這個行業(yè)的話,我可能會永遠這樣子自卑下去。剛好因為魔術這個行業(yè),就要去表演,就非得去溝通,講話,等于是在我封閉的世界里面開了一扇門。”
如果不當魔術師會做什么?劉謙:“電腦工程師這種,真的不騙你。我一個人可以做事的時候就埋進去,我現(xiàn)在還是這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