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山西海鑫鋼鐵集團董事長——李兆會
出生年月:1981
籍貫:山西省聞喜縣
出生地:山西省聞喜縣
職位:董事長
畢業(yè)院校:澳大利亞Monash大學
教育:大學(澳大利亞Monash大學,商業(yè))
主要公司:山西海鑫集團
公司總部:山西聞喜東鎮(zhèn)
上市情況:無
主要行業(yè):以鋼材制品為主
財富:71億元
簡介:
發(fā)生在2003年一月的李海倉遇刺事件震驚全國,但同時這一事件也促成了家族繼承又一范例的誕生。李兆會中斷了在澳大利亞的學習,回到國內繼承了由其父親李海倉一手建立的山西海鑫鋼鐵集團。作為中國煤礦大省的知名鋼鐵企業(yè),海鑫集團2002年銷售額翻了一番,達到27億元(07年已達71億元),納稅1.2億元,員工9200名。公司近期還拓展了一些非核心業(yè)務。李兆會是榜上最年輕的企業(yè)家,也是中國第一個因繼承大筆財富而上榜的第二代。
李兆會:從阿斗變成李總
有人把中國1980年以后出生的孩子稱為“獨生一代”,在富豪家族中,這一代應該算是中國“第二代富豪”,這一代是跳過了“艱苦創(chuàng)業(yè)”而站在一個輝煌平臺上起步的“少富”。有人預言,在這一代中,10個繼位者就有9個要失敗。而李兆會就是中國“獨生一代”的第一個接班人,而且還是一個剛出校門的“孩子”,又是突然接班……
2006年2月22日,記者又一次來到海鑫集團的所在地——山西省運城市聞喜縣東鎮(zhèn)。此時距李兆會繼位已過了3年,他的表現如何?他是海鑫名符其實的領袖嗎?他掌權后的海鑫何去何從?
“奪宮”:用“稚嫩”的手將“前輩”扳倒
還是早春,剛剛告別正月十五的東鎮(zhèn),街巷院落還殘留著春節(jié)的鞭炮紙屑。一位海鑫的老職工告訴記者:“自從李海倉遇害后,東鎮(zhèn)有三年沒放鞭了,今年放了,大年三十放了個通宵,好熱鬧,好開心!”從老人笑成菊花的臉上,記者感到了海鑫沉甸甸的三年戰(zhàn)果,同時也想起海鑫的新掌門李兆會說的一句話:“父親的財富對我來說沒有快樂,只有壓力。”
記者前年在海鑫采訪時,就聽到人們傳說,李海倉遇害后,海鑫職工對那個殺害李海倉的歹徒恨之入骨,把他的墳都砸了,還要砸歹徒的家屬,因公安出來保護,才使其家屬避此一“砸”。人們?yōu)槭裁匆?原因無非是兩個,一是海鑫職工對李海倉的感情深厚,二是擔心李海倉死后海鑫后繼無人會馬上垮掉,自己手里的飯碗給砸了。
那時人們對繼位的李兆會有著太多的懷疑——年紀只有22歲,一沒有管理經驗,二沒有接班資本,一身孩子氣,要他繼任董事長,他還不愿意,覺得當董事長太苦,太累……當時人們都擔心李兆會是個“扶不上去的阿斗”,最著急的是海鑫的創(chuàng)業(yè)重臣、副董事長辛存海,那段日子,他的臉上總是陰沉沉的。
后來,在爺爺堅持要孫子繼位的壓力下,李兆會經過一天一夜的深思熟慮,明白了這個班還是應該由他自己來接,因為只有他才是父親生命的延續(xù)。
2003年2月18日,是李海倉去世后的第28天,李兆會正式接班。此時,李兆會面臨四大挑戰(zhàn):一是家族權威的重新樹立;二是企業(yè)商業(yè)模式的再造;三是企業(yè)管理文化的重新塑造;四是人才和管理隊伍的培養(yǎng)。作為既是突然接班,又是中國“獨生一代”接班的第一人,前面沒有先例可鑒,后面沒有“預備期”過渡。李兆會當時的感覺是:“當命運讓我面對海鑫的資產,我深刻地領略到了父親‘超越財富’的精髓。我感到,財富選擇在我一個人身上,責任感是如此地強烈。雖然我可以讓大家給我一定的時間,但我知道企業(yè)不會等人,市場也不會等人,只有盡最大努力去做……”
當時,李兆會繼位后的海鑫高層管理格局是:李兆會出任董事長,李天虎出任總經理,李兆會的董事長工作由常務副董事長辛存海輔佐。還有在海鑫擔任要職的10員虎將都是李兆會的輔佐大臣,這些大臣全部是跟著李海倉創(chuàng)業(yè)的“開國元勛”,而且在這些大臣中,李海倉的親兄弟就占了4個,他們各居要職。另外,李海倉的舅子等人也在集團的管理核心圈內。這樣一個家族式的管理層,對剛坐上董事長位置的李兆會來說,是很有安全感的。
李兆會在上任董事長的最初20天里,一直沒有行使過董事長的職權,沒有簽過一個字。當時有位海鑫的高層人士認為,這樣的格局,還將持續(xù)至少一年時間。在這一年時間里,董事長需要解決的問題,將由輔佐核心組集體研究決定,而辛存海和李天虎則是核心組的負責人。
2003年2月27日,李兆會第一次外出視察,是由五叔和六叔陪同的。他們一行千里迢迢趕到福建寧德,與當地政府談了鋼廠立項問題,然后又到香港拜訪了李兆會父親的一些生意伙伴和一些機構投資者。這第一次出訪,名義上是兩位叔叔陪同李兆會進行外交訪問,而實質上是李兆會在陪同兩位叔叔進行外交訪問。這種“主賓顛倒”的場面,使李兆會感到非常尷尬。他很快意識到不能老依賴叔叔“幫忙”,如此下去,自己永遠也長不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