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政府近期對國際學生和高校員工實施了前所未有的簽證吊銷行動,影響范圍廣泛,涉及88所高校的超過500名學生、教職員工及研究人員。這一政策變化不僅令在美華人群體感到不安,也引發(fā)了國際社會的廣泛關注。
根據多方消息,此次簽證吊銷行動是特朗普政府大規(guī)模驅逐出境計劃的一部分。美國國務院正在手動終止學生和交流訪問者項目(SEVIS)的記錄,但尚未通知大多數大學或學生其簽證已被取消。目前尚不清楚被吊銷簽證的學生是否需要立即離境,還是可以繼續(xù)留在美國完成學業(yè)。
受影響的高校包括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UCLA)、加州大學圣地亞哥分校(UCSD)、斯坦福大學、哈佛大學等知名學府。其中,UCLA有至少8名國際學生被吊銷簽證,UCSD有5名學生受影響,斯坦福大學則有4名在校生和2名剛畢業(yè)的學生。此外,加州大學戴維斯分校也有7名學生簽證被吊銷,而康奈爾大學、密歇根大學等其他高校也報告了類似情況。
盡管具體原因尚未完全明確,但部分學生表示,他們的簽證被吊銷可能與言論自由權被侵犯有關。例如,一些學生因參與或表達對社會議題的看法而受到質疑。與此同時,有報道指出,美國政府正在利用人工智能審查簽證持有者的社交媒體賬戶,以支持反猶太主義或其他敏感話題為由吊銷簽證。
此次行動不僅對受影響的學生造成了直接沖擊,也對高校的正常教學秩序產生了深遠影響。許多學生面臨無法繼續(xù)學業(yè)的風險,部分人甚至可能被迫中斷留學計劃并返回原籍國。與此同時,高校方面也表示擔憂,認為這一政策將對學校的國際聲譽和招生工作帶來負面影響。
值得注意的是,此次簽證吊銷行動并非孤立事件。近年來,美國政府多次調整移民政策,加強對國際學生的審查力度。例如,在2023年,美國國土安全部曾因反猶太主義指控吊銷部分學生的簽證。此外,美國司法部還計劃限制部分高校招收外國學生,以遏制所謂的“反恐”和“反猶”意識形態(tài)傳播。
面對這一突發(fā)情況,許多留學生和高校正在積極尋求應對策略。一方面,部分學校已開始為受影響的學生提供法律援助,并呼吁美國政府盡快明確政策細節(jié);另一方面,留學生社區(qū)也在討論如何通過法律途徑維護自身權益。
此次簽證吊銷行動不僅凸顯了美國移民政策的不確定性,也反映了當前國際政治環(huán)境下的復雜性。對于在美留學生而言,如何在遵守當地法律的同時保護自身權益,已成為一個亟待解決的問題。同時,這也提醒各國政府和教育機構需更加關注國際學生的安全與合法權益。
關于我們 | 保護隱私權 | 網站聲明 | 投稿辦法 | 廣告服務 | 聯(lián)系我們 | 網站導航 | 友情鏈接 | |
Copyright © 2004-2025 Cnw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中網資訊中心 版權所有 |
![]() |
京ICP備05004402號-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