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江鮰魚 粉紅雪白的美味
鮰魚下身略帶粉紅,無鱗,粗長,腹部膨隆,尾呈側扁,學名“長吻鮰(鮠)”,因與“回”同音,民間通稱“回魚”,又稱鮠魚、肥淪、江團、白吉、肥頭魚。這種魚只見于大江大河的激流亂石之中,湖泊中極難見,溪或堰塘中不會有,生存水域一般都至少在10米以上深度。出水的鮰魚身段緋紅,魚肚雪白,猶同白云中暈染著淺淺紅霞,十分嬌美,“粉紅雪白,洄美堪錄,西施乳溢,水羊胛熟”,帶軟邊的腹部尤為美味。
長江鮰魚 粉紅雪白的美味
大多無鱗魚膽固醇含量較高,而鮰魚卻極低,春暖花開和仲秋鎖寒之季,鮰魚體碩膘肥,是品嘗鮰魚的最佳時節(jié),當然春季鮰魚味道最佳。
鮰魚除了魚色嬌美和肉質鮮嫩外,其吻部更是有著異常的之美味。有人說鮰魚的精華全在于鮰魚的吻部軟肉,就像螃蟹里蟹黃一樣。春鮰的吻部軟肉十分發(fā)達,有犴鼻猩唇之肥糯,也有河蟹鰣魚之鮮嫩,用白湯加以清煮,汁如乳,味鮮香,質滑潤,食之肥美可口、軟嫩相彰,實是難得的珍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