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牌位
隨著網(wǎng)絡(luò)祭祀、鮮花祭祀等各種新祭祀方法的出現(xiàn),祖先牌位早已淡出了市民家庭。然而在成都,竟然有一位神秘人士收集了1300余塊牌位堆在自己家里。這些牌位上供的可都是其他人的祖先吶,細細數(shù)來,包括了300多個姓氏。難怪記者昨日去采訪時,同行的人看了直喊“腿都軟了”。
密室見聞
上千牌位供著他人祖先
神秘人姓鄭,只說在成都某機關(guān)工作,家在新南路某公寓的頂層。昨日,他打開樓頂防盜門邀請記者入內(nèi)參觀。記者剛一進入,一股神秘而異樣的氣氛撲面而來。
面積不到100平方米的房間里,到處擺著各式各樣的祭祀牌位。大的有幾米見方,占據(jù)了好大一塊空間;小的就是一塊牌子,有10幾個小牌位擺在一張很小的桌子上。與記者同行的一位先生,環(huán)視滿屋后竟覺得腿有些發(fā)軟,“這供的可是先靈啊。”
“這里只有五六百個牌位。”鄭先生說,由于地方太小,根本堆放不下,還有很多牌位裹上了墊子放在倉庫里,總數(shù)加起來超過1300個。
最老的來自明朝
在大大小小的牌位中,最大的一塊要數(shù)清前期的“謝世歷代始高曾祖考妣神位”,高約2.63米,寬約2.23米。它主要分兩層,上面是謝氏先祖的神位和一副對聯(lián),下面是供奉土地、財神等各路神仙的神龕。牌位其它地方金漆上色,布滿了加官進爵等祥瑞圖案。圖案中不乏西洋鐘,疊放在中國如意上面。鄭先生稱,這寓意“時時如意”。
“這些牌位中,存在時間最早的是嘉靖年間的一塊姜姓先祖牌位,最晚的則是民國二十二年鐘氏的牌位。”鄭先生說,其中很大一部分來自四川各地的一些家族。
收得不易
全國到處搜 花了五六百萬
鄭先生說,他這一奇特愛好源于2000年3月的一次德陽之行。那次無意中發(fā)現(xiàn)一塊彭氏先祖牌位,覺得做工精美,曾學(xué)雕刻和木工的他愛不釋手,后來從暗格中竟然發(fā)現(xiàn)了彭氏的族系信息,倍受啟發(fā):“要是百家姓能以這樣的方式保存下來,倒也是另一種留存辦法。”從此,他專心收集起各種姓氏的牌位。一次,聽說黑龍江有郭氏先祖牌位,鄭先生坐飛機前往將其高價買下;一位古玩店老板存了一塊謝氏先祖牌位,有人出12萬他不賣,后來送給了鄭先生。
友人送畢竟是少數(shù)。鄭先生說,收集這些牌位,前前后后花費了五六百萬。
近觀牌位
“油鹽醬醋”也是姓
鄭先生收藏的牌位里有315個單姓,25個復(fù)姓。單姓中的“趙錢孫李”、“周吳鄭王”自不必說,還有一些不常見的姓,如“初”、“百”、“女”等,更為怪異的還有姓“油”“鹽”“醬”“醋”的。
一塊牌位
供上百先祖
一塊陳氏家族的牌位,分成主神和配享兩部分,即主牌位和副牌位,共記載了陳氏一門十四代共上百位先祖。
牌位里
暗藏乾坤
一些牌位后面的木板能取出,寫有先祖的生卒年月等信息。另一些大點的牌位還有機關(guān)和暗格,里面藏的也多是祖先的生平信息或族譜。
收來干啥
辦博物館供人研究
鄭先生說,他的地方太小,收的牌位又越來越多,聽了很多人的建議,他有了一個想法:辦百家姓氏祖宗牌位博物館。他覺得,自己收藏的牌位包括了很多姓氏,這對于研究我國的民俗文化有很大的作用,“而且我還沒聽說有牌位博物館,也算是填補一項空白吧。”
四川省收藏家協(xié)會秘書長吳道明對鄭先生的收藏評價頗高,“現(xiàn)在的木制品基本上是機器制品,會做神龕牌位的工匠幾乎絕跡。加上現(xiàn)在的人也很少以這樣的方式祭祀先人,這都是解放前一些大家族用來祭祀祖先的。”吳道明說,這么多牌位,對于研究傳統(tǒng)祭祀文化和姓氏文化有很大的價值。
記者 蔣思宇 攝影報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