話說,某女患上了憂郁癥,整日茶不思飯不想。本來憂郁癥這事兒,放在女文藝青年的圈子里根本算不上什么大事,簡直都快趕上職業(yè)病了,但偏偏其家人為其擔心不已。結果某日,該女的微博(http://t.sina.com.cn)粉絲數(shù)突破了3000,憂郁癥竟然不藥而愈了。眾人感嘆:原來憂郁的根源,是浮名與虛榮啊。
以上只是個段子,流傳于微博圈內。微博這玩意兒,現(xiàn)在已經成為了一個迅速崛起并且影響力巨大的新媒體。不光是老百姓愛玩,明星們更愛玩。而且在不同的明星手上,微博還玩出了不同的花樣。比如馮小剛把微博稱作“馮通社”,回應一切與自己有關的話題;姚晨把微博視作“生活秀”,大曬美好生活;李小冉則把微博當做“發(fā)布會”,隨時公布鄢頗案進展。以前明星們有什么動態(tài),都是狗仔們負責追蹤,娛記們負責發(fā)布,F(xiàn)在有了微博,估計狗仔和娛記們,都離下崗不太遠了。
現(xiàn)在最流行的新浪微博,有一套自己的“V認證”系統(tǒng)。凡是在圈子里稍微有頭有臉,有名有姓的人物,都可以在名字后面掛上一個明晃晃的“V”。這可是VIP啊,身份的象征啊。蔡康永就有V,于是他有277萬粉絲每天都關注著他的一舉一動。每天有277萬人關注他發(fā)布的內容,這是什么概念?這幾乎相當于《人民日報》的發(fā)行量了。上周在北京采訪蔡康永,他說微博因為太受關注會很有壓力,所以不能寫太多自己的事。但是蔡康永也承認,這么多的粉絲,讓他覺得很有存在感。
不光是這些大明星,很多半紅不紫的小演員、半生不熟的小記者、半上不下的某某經理某某總裁,也都拼了命的想給自己加個V,以此來找存在感,似乎有了V就高人一等,一步邁入了貴族行列。但對于另外一些人來說,V不V神馬的卻都是浮云。比如王菲就一直拒絕實名認證,披著“veggieg”的小馬甲歡快地玩著微博。
如果你不知道“veggieg”是王菲,那你一定很難把這個貧嘴的形象和清冷孤傲的天后掛上鉤。就像王菲自己說的:“不能讓太多人知道我貧,這以后都不好意思天籟了。”看得出來,王菲所追求的境界是玩雙重人格,撒歡兒展示著平時在聚光燈下被隱藏的另一面。要不是她那些大嘴巴的好友,比如姚晨趙薇陳坤之流頻頻暴露她,天后其實玩的還挺成功的。
我見過很多人掛著V認證,結果粉絲只有不到百人。也有像王菲這樣的,雖然沒有認證,卻有著三十幾萬的粉絲。所以說V不V神馬的,都是浮云啊浮云。只要你夠腕兒,江湖中就一定會留下你的傳說,管你是穿著V領,還是穿著馬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