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部小說全力制造了一位智慧之神,那就是諸葛亮,之后諸葛亮幾乎變成了中國人心中忠誠,廉潔,智慧的化身,不過就是這位被《三國演義》造就的神,卻也只能悲劇收場。諸葛亮本是臥龍崗上一閑散人,本來可以過著每天撫琴下棋,煮酒論詩的自在生活,因為感激劉備的三顧草廬之情,于是卷進了江山社稷的戰(zhàn)亂之中。
“伏龍、鳳雛,兩人得一,可安天下。” 鳳雛龐統(tǒng),早早死于非命,沒有顯出真本事,而諸葛亮顯出經(jīng)天緯地的才學,幫助前半生一直狼狽不堪的劉備三分天下,建立了西蜀的江山。到此為止,諸葛亮都是成功的,可是劉備死后,諸葛亮就開始向悲劇英雄轉(zhuǎn)變。劉備白帝托孤,留下的是收復中原的遺命,還有一個爛泥扶不上墻的劉禪。這是一對矛盾,因為有劉禪在,諸葛亮就不可能收復中原。諸葛亮六出祁山,打的省長不少,卻未能奪取一寸土地,除去失街亭是諸葛亮用人不當,其他幾次都是因為后方的問題,不得不退兵還巢。
到了第六次出兵,諸葛亮已經(jīng)積勞成疾,可仍然事無巨細,都要自己處理,不用魏兵來打,自己就把自己打倒了,最后將星隕落五丈原。諸葛亮一身的本領(lǐng),戰(zhàn)場指揮,從未輸過半點便宜,但是一代智慧之神,還是敵不過一個昏庸的年代。諸葛亮死前,已經(jīng)說不出話來,昏死過去,片刻有轉(zhuǎn)醒回來,安排繼承人的繼承人,由此看見西蜀諸人的無能。也有這個細節(jié)可以看出,諸葛亮死前,除了恢復漢朝大業(yè)以外,沒有其他想法,后來西蜀的命運大家都知道了,諸葛亮在地下有知,肯定死不瞑目的。
如果說《三國演義》中第一位抱憾終生、死不瞑目的風流人物是諸葛亮,那么第二位便是號稱“鳳雛”的龐統(tǒng)了!度龂萘x》中,雛鳳始終不過是臥龍的陪襯。
“伏龍、鳳雛,兩人得一,可安天下。”這是《三國演義》中,對諸葛亮和龐統(tǒng)的定位,不過在《三國演義》中兩個人卻沒有得到平等的待遇,諸葛亮被神化了,無所不通,言無不中;而龐統(tǒng)卻被弱化,出場機會不多,而且莫名其妙的死于非命。龐統(tǒng)因為相貌的原因和脾氣個性,先后與孫權(quán)、曹操、劉備三巨頭謀面,都不被賞識。
最后,在諸葛亮的力主下,龐統(tǒng)才可以成為劉備的二號軍師,劉備入川以后的策略基本是龐統(tǒng)所定,在劉備入川以后,劉彰和劉備之間的微妙關(guān)系一天一個變化,龐統(tǒng)總能制定出最合適的應變策略。最終二劉在涪水反目,劉彰已經(jīng)開始著手布置對付劉備。這個時候龐統(tǒng)制定了三個計策:上策輕騎直取成都;中策立刻攻克涪關(guān),下策返回。
在危機時刻化解了劉備的窘境,劉備從此更加倚重龐統(tǒng)了。不過,隨后龐統(tǒng)就死于落鳳坡。話說,選擇了龐統(tǒng)所說的中級,在發(fā)兵時龐統(tǒng)的馬忽失前踢,劉備于是把自己的白馬給龐統(tǒng),這匹白馬名為的盧,傳說會妨主,劉備騎著沒有事兒,而龐統(tǒng)騎上卻丟了性命。龐統(tǒng)駕著的盧來到落鳳坡,中了川軍的埋伏,川軍指著這騎白馬的人道:“騎白馬者必是劉備”,于是萬箭齊發(fā),連人代馬一起射死。此時,龐統(tǒng)年僅三十六歲。伏龍、鳳雛,一個趕出了驚天動地大事業(yè),一個卻在剛剛獲得主公信任時就死于亂軍之中。龐統(tǒng)生前曾多次和諸葛亮爭寵,卻得了這么一個死法,鳳雛定然是比不上眼的。
說起第三位風流人物便是東吳的兵馬大都督周瑜周公瑾。史說,“赤壁遺雄烈,青年有俊聲。”而北宋著名詩人蘇軾的一闕《念奴嬌·赤壁懷古》,更是使周瑜的風采流傳了千古。“遙想公謹當年,小喬初嫁了,雄姿英發(fā)。羽扇綸巾,談笑間、強虜灰飛煙滅。”這寫的就是周瑜指揮赤壁之戰(zhàn),率領(lǐng)東吳將士,大破曹軍八十三萬兵馬時,運籌帷幄,指揮若定的神態(tài)。周瑜是這時候的焦點人物,是他成就了赤壁之戰(zhàn),也是赤壁之戰(zhàn)成就了他。一時間不可一世,但是卻很短暫,因為很快,諸葛亮就給了他當頭一棒。
赤壁之戰(zhàn)的后,周瑜順勢進攻荊州,與曹仁數(shù)番大戰(zhàn),自己還受了箭傷,然后又上演了苦肉計,才取得優(yōu)勢,可是諸葛亮卻順勢不費吹灰之力取了荊州,氣的周瑜箭傷復發(fā),金瘡迸裂,這就是著名的三氣周瑜的第一氣,是日后周瑜之死的預兆。后來,周瑜幾次三番的和諸葛亮斗志,都處于下風,其中還引出了“周郎妙計安天下,賠了夫人又折兵”的歷史典故。
就這樣,一代名帥周瑜,竟然被諸葛亮活生生的氣死。所謂“氣死人不償命”,三氣周瑜后,周瑜自知死期將近,卻也沒有辦法,只是在臨死前大叫“既生瑜,何生亮”,連叫數(shù)聲而亡。從周瑜臨死前的話可以輕易看出,周瑜是閉不上眼的。
第四位不用說當屬諸葛亮的繼任者蜀將姜維。成都身死日,漢將有余哀!相比之下,姜維還是比較幸運的,剛剛二十七歲就做到了征西將軍一職。諸葛亮曾夸獎他文武雙全,膽略過人,而且忠于漢王朝。諸葛亮這樣看重的人才在費祎手下遭殃了,費祎這個人雖然有些才華,但是比較散漫,沒有什么大志向。
姜維多次向他陳述討伐魏國,費祎卻說咱們跟丞相比都差遠了,丞相沒辦成的事兒,咱們能辦成?有時候?qū)嵲诩懿蛔〗膰Z叨,就給他幾千人,讓他去騷擾魏國邊境。后來費死了后,姜維才象出了籠子的猛虎,帶著幾萬人討伐涼州,在桃西一帶大敗魏國,殲滅了幾萬人,這是從劉備漢中戰(zhàn)役后,蜀漢在西線獲得的最大的戰(zhàn)果。魏國如果不是陳泰傻大膽兒當機立斷迎風直上打了個出其不意的話,整個涼州都要被蜀漢吞并了,因為當時連鄧艾這樣的猛人當時都說姜維太厲害,應該避一下,還是放棄涼州的好。后來姜在蜀漢被排擠,到踏中去屯田。后來果然鐘會攻克陽平奪了漢中,鄧艾偷渡陰平直達成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