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av狠狠爱一区二区三区,午夜久久久久久禁播电影,天堂8资源在线中文www,香港三级日本三级a视频,无码av免费精品一区二区三区

中網(wǎng)首頁-資訊中心-商業(yè)-內幕-商評-財經-股市-精英-科技-互聯(lián)網(wǎng)-創(chuàng)業(yè)-汽車-企業(yè)-房產-娛樂-社會-圖片-財經圈

主頁>社會資訊>歷史>正史軼聞>

建國初期季羨林月薪445元 吃頓西餐才2塊

來源: 新聞午報 時間:2008-04-23 15:24:22

 

當時的外交部長助理喬冠華和新聞司司長龔澎夫婦的工資加在一起是486元,他們住的一套單元房,所有家具由外交部總務司配備,其中雙人床租金每月8角;沙發(fā)1元2角;單人床2角5分;小方凳8分;飯桌4角;衣櫥3角;寫字臺1元。

 

馮景元的《解讀毛澤東1968年的一份家庭生活收支賬》一文透露,毛澤東住中南海的房子也要按規(guī)定交付房租。1955年實行工資制后,毛澤東的家庭開支主要為9項,其中主食450元;副食120元;日用開銷33元。這一標準一直持續(xù)到1968年,日用開銷才增長至92.96元。這種生活標準已經超出毛澤東(404.8元)和江青(243元)工資的總和。說明毛澤東的家庭和中國普通百姓的家庭一樣,工資收入主要用來糊口,吃飯占家庭支出的絕大部分。

 

30個行政級、11類工資區(qū)

 

這次工改,建立了國家機關、企事業(yè)單位等幾大類分配制度,其中黨政機關實行職務等級工資制,把干部分為30個行政級;企業(yè)工人分為8個(個別工種為7個)技術等級,專業(yè)人員,如工程技術人員、教師、醫(yī)務工作者、文藝工作者也都相應有了自己的等級系列。且各系列之間大致可以互相換算,如文藝一級相當于行政8級;高教8級相當于行政17級等。

 

與此同時,依據(jù)各地的自然條件、物價和生活費用水平、交通以及工資狀況,并適當照顧重點發(fā)展地區(qū)和生活條件艱苦地區(qū),將全國分為11類工資區(qū)。規(guī)定以一類地區(qū)為基準,每高一類,工資標準增加3%(如浙江屬二類地區(qū)、安徽屬三類地區(qū)、北京屬六類地區(qū)、上海屬八類地區(qū)、廣東屬十類地區(qū)、青海屬十一類地區(qū)等)。工資區(qū)類別越高,工資標準越高。

 

定級標準采用一職數(shù)級、等級線上下交叉的做法,依據(jù)職務,參考德、才和資歷進行評定。大致為正部級3-5級,如當時茅盾是文化部長,定4級;副部級5-8級,周揚當時是中宣部副部長兼文化部副部長,定6級;正局級8-10級;副局級9-12級,等等。定多少級拿多少工資。最高工資與最低工資之間的比例,約為21∶1,全員工資水平有了較大幅度的提高。

 

當時機構設置還沒有后來那樣嚴格明確,有些單位,因其特殊性,配備干部級別很高,如中國人民大學校長吳玉章,按級別至少應為正部級,該校10級、11級的中層干部也為數(shù)不少。再如筆者訪問的一位老同志,行政10級,當時是中宣部科學處副處長(處長于光遠,當時中宣部未設司局),而文藝處處長丁玲是7級。

 

在這次定級中,“品位分類”色彩仍很濃重,注重的是級別而非職務,同是局長或縣長,其行政級別和工資待遇往往存在不小差別,工作調動,級隨人走。職務決定權責和任務,級別才決定地位和報酬,因此出現(xiàn)了很多官大職小、職大官小或有官無職的現(xiàn)象。如當時中央局不少11、12級干部,職務只是干事。軍隊各總部機關和軍事院校中,10級、11級、12級的干事、參謀、助理和教員也很常見。如作家孫犁,行政9級,職務只是天津日報的副刊編輯。而當時以行政13級劃線,13級以上享受高級干部待遇,則是典型的“品位分類”。

 

定級后,由于物質生活水平的大幅提高,絕大多數(shù)干部心情舒暢地投入工作,但也有個別干部因各種原因導致低評而出現(xiàn)思想問題。低評的原因大致有幾種:一是資歷與職務的矛盾。有的干部資歷很老,但評級時的職務不同,級別也往往有區(qū)別。

 

筆者遇到3位老同志,都是1934年參加革命的戰(zhàn)友,其中一位在1948年解放石家莊時是工人出身,被抽調到工廠任廠長,后調入北京,仍是廠長,結果定級時,其他2位被評為10級,他卻被評為12級。又如作家姚雪垠,原為上海大夏大學教授。后調入河南省文聯(lián),只被評為文藝8級(相當于講師)。

 

再有同樣職務,因資格不同,級別也會有差異,一位部隊老干部告訴筆者,評級時他是團參謀長,因是1942年以前入伍,被評為團副,14級;同樣是團參謀長,1943年以后入伍,即被評為準團,15級。據(jù)他回憶,部隊授銜,資歷也起著重要作用,同是副軍職,如果是紅軍,即可能授少將,不是紅軍則可能授大校,級別當然也會有相應的差別。

 

不重“俸祿”重“品位”

 

這次評級,擔任重要職務的黨外人士受到了一視同仁的待遇,甚至被高評。

 

正部級均在3、4級上下,副部級可評到5級(因國家機關機構的變更調整,正副部長的級別標準很快就被打破,出現(xiàn)了6、7、8級的部長和副部長)。著名僑領陳嘉庚即被評為3級。廣大黨外人士對共產黨的胸懷普遍贊賞,并欣然領受。一些本身曾是民族實業(yè)家的部長、省長,并不看重“俸祿”,而是看重國家給的“品位”。

 

當時的知識界、文化界,也都愿意“收名定價”于此次定級,如梅蘭芳,定級前的保留工資為1100元,卻甘愿評為文藝一級,只拿336元。關肅霜評級時,自請評為文藝2級,工資從800元直降到約280元。實行工資制后,作家可以在文藝級與行政級之間自由選擇。如果選擇文藝級,比行政級工資高,但有不少人卻選擇了行政級。

 

這除了當時“克己”的時代氛圍所致外,還有一個原因,即選擇行政級別以按級別看文件、聽報告,甚至決定能否訂閱《參考消息》,以及享有高干醫(yī)療待遇等等。如趙樹理,是行政10級,209.9元,而他同時可以評文藝2級,可拿約280元,趙樹理選擇了行政級。

作者:  責任編輯:
要了解更多,可繼續(xù)查閱相關資訊:

推薦新聞圖片
熱點關注
熱點圖片新聞
評論熱文
推薦文章
關于我們 | 保護隱私權 | 網(wǎng)站聲明 | 投稿辦法 | 廣告服務 | 聯(lián)系我們 | 網(wǎng)站導航 | 友情鏈接 | 不良信息舉報:yunying#cnwnews.com(將#換成@即可)
京ICP備05004402號-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