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歲小書迷一年讀書超500本
本報訊 (記者李珉琦)“我喜歡讀書……讀了好多本……”昨天,4歲女孩史馨宇穿著淺綠色的羽絨服,扎著兩條小辮子,忽閃著兩只大眼睛,奶聲奶氣地回答主持人的提 問。在長春圖書館“讀書小狀元”頒獎現(xiàn)場,史馨宇成為全場焦點,這個上臺下臺還需要大人抱著的“小狀元”,全年讀書500多本。
每天必去的地方:圖書館
“她很小的時候,睡覺前就必須講故事,只要聽到故事就不哭不鬧。”史馨宇的媽媽李女士說,小馨宇不到兩歲的時候,就對故事書特別感興趣,每天中 午和晚上睡覺前,必須讓家長給講故事,“有時候一晚上得講10多個故事。”
為了讓孩子看到更多書,爸爸帶小馨宇到長春圖書館辦理了閱讀卡。從那以后,圖書館成了小馨宇每天必去的地方,她說,“到圖書館可以看到好多好看 的書。”
最喜歡的圖書:智力類
“故事書、科普書、智力測驗書,寶寶什么書都喜歡看,尤其喜歡開發(fā)智力的書。”李女士說。有了圖書證,小馨宇每天都纏著她去圖書館,臨走時還要 借上3本書。
“每天借的書當(dāng)晚就看完好幾遍了,第二天還得去借新的。”李女士說,小馨宇最喜歡的書是《幼兒開發(fā)智力一百題》,她還喜歡其他智力書里的認(rèn)圖 形、走迷宮。
“夏天的時候,這個小孩兒天天來,一待就是好幾個小時。”圖書館的管理員吳大姐對小馨宇印象頗深。吳大姐說,這個年齡段的小女孩兒都愛蹦愛跳, 可小馨宇每次進(jìn)了閱覽室,都安安靜靜地坐在那里聽媽媽小聲講書,每次離開也會有禮貌地和工作人員說再見。
看書也有意外收獲:愛上學(xué)
李女士說,小馨宇比同齡孩子更懂事,自立性更強(qiáng)一些。一次,鄰居給在院子里玩的幾個小孩買了雪糕,別的孩子吃過后把雪糕棍扔在了地上,小馨宇卻 拿著雪糕棍找了半天垃圾箱,把雪糕棍扔了進(jìn)去。
“我們問她為啥不扔地上,她說不要當(dāng)亂扔垃圾的小豬。”李女士說。
讓爸爸媽媽驚喜的是,今年小馨宇上幼兒園時,沒像其他孩子那樣哭鬧,每天都高高興興的。碰到有哭鬧的小朋友,她還會像個小老師一樣去哄他們。
“我們沒有刻意地讓她學(xué)認(rèn)字和計算,只是按照她的愛好邊看邊玩。”李女士說,細(xì)算下來,從兩歲到現(xiàn)在,小馨宇每天至少要讀3本書,有的書會看上 好幾遍。今年,從圖書館借回家閱讀的書有近200本,再加上家里買的和在圖書館閱讀的,一年看書超過500本。
李女士說,雖然沒有刻意教孩子認(rèn)字,但小馨宇學(xué)會了不少字,“很多孩子都喜歡讀書,如果大人能多抽出時間陪孩子閱讀,可以拓寬不少知識。”
“小狀元”咋來的:電腦選
“我們希望通過‘讀書小狀元’的評選,激發(fā)更多青少年的閱讀熱情,讓他們以書為友,養(yǎng)成良好的讀書習(xí)慣。”長春圖書館副館長范敏說,“讀書小狀 元”是通過微機(jī)自動化管理系統(tǒng),分析青少年讀者的文獻(xiàn)閱讀數(shù)量和閱讀傾向篩選的。評選出的15名借閱量最多的“讀書小狀元”,年齡最大的12歲,最小的4 歲。
■教你一招
咋培養(yǎng)青少年讀書
怎樣培養(yǎng)青少年讀書?讀什么書籍合適?怎樣讀書更有益?對此,長春圖書館青少年讀者工作部主任于雅彬建議,學(xué)齡前兒童,家長可以選擇圖片多于文 字的書籍,“更適合這個年齡的孩子。”
于雅彬表示,對于青少年,家長應(yīng)該尊重孩子自己的選擇,不要過多干涉孩子讀書,“我們青少年閱覽室,根據(jù)不同年齡孩子的特點,把圖書分成不同的 等級,孩子們可以分級閱讀。”
從事多年青少年教育的侯老師認(rèn)為,家長要注意鑒別,不要盲目跟風(fēng),認(rèn)為適合別的孩子的書就適合自己的孩子,要根據(jù)孩子的個性興趣來選擇圖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