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052D型驅逐艦已經制造出來就引起了世界關注,并迅速成為世界十大戰(zhàn)艦中的第五名。而印度的國寶級驅逐艦“加爾各答”則是最多人拿來和052D型比較的。那么究竟是“加爾各答”存在優(yōu)勢,還是052D驅逐艦更勝一籌?
一、雷達:中國雷達和以色列雷達的較量!
一艘軍艦最突出的特征就是外形,052D和加爾各答級驅逐艦三者都采用了隱身設計,052D采用的是052C型相似的一體化主桅。加爾各答級的上層建筑與艦體融為一體,艦面布置也更加簡潔,這些措施顯著減少了艦體的雷達反射面積,提升雷達隱身性能。中國海軍052D導彈驅逐艦的反艦導彈推測會整合到垂發(fā)系統(tǒng)中。而且從現(xiàn)在已經公布的圖片上看052D上層建筑更加簡潔,其的內傾角也比C型更大,所以在隱身方面052D更勝一籌,其次就是秋月級,而印度的加爾各答由于外形實在糟糕,所以隱身性能最次。
印度的國寶級驅逐艦“加爾各答”
052D裝備的346A型相控陣雷達是052C型驅逐艦346型相控陣雷達的改進版,對空搜索距離基本與美國ANSPY-1D雷達相當大約在350-400公里,可監(jiān)視百余個目標跟蹤危險目標幾十個。
加爾各答級的主桅上集成了以色列幫助研制的X波段ELM-2248主動相控陣雷達,能搜索和跟蹤空中來襲的目標,并為艦載防空導彈提供制導。該艦還裝備了遠距離紅外預警和跟蹤傳感器,可以在雷達無法工作時保持一定的探測能力。
二、布局:052D更占優(yōu)勢!
在“阿利-伯克”級驅逐艦上,“宙斯盾”系統(tǒng)的四面多功能相控陣雷達天線均裝備在艦橋,后兩面天線的高度略高于前兩面,四面天線各負責90度的搜索范圍,從而實現(xiàn)對360度范圍的全面探測。這一布局至今仍是區(qū)域防空艦雷達布置的經典布局,中國的052C型驅逐艦采用的就是這種布局。
印度的國寶級驅逐艦“加爾各答”
但在這種布局中,雷達位置相對較低,受制于地球曲度,探測距離受到一定限制。但早期相控陣雷達重量較大,“阿利-伯克”上一面雷達天線就重達4噸,因此考慮到全艦重心,其位置不宜過高。
但隨著相控陣雷達小型化技術的推進,以歐洲APAR艦載有源相控陣雷達為代表的一批小型化高性能雷達的出現(xiàn),使將相控陣雷達布置在桅桿頂端成為可能。而印度在設計“加爾各答”級區(qū)域防空艦時,其采用的以色列EL/M-2248-MF-STAR有源相控陣雷達正是采用了這種布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