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如美國第一個熱核爆炸裝置Mike當量高達1000萬噸,蘇聯(lián)第一顆氫彈當量40萬噸,法國第一顆氫彈當量260萬噸,我國的第一顆氫彈當量330萬噸。各國實用的氫彈當量也不低,比如美國三叉戟II導彈上的W88核彈頭當量30萬噸,W76核彈頭當量10萬噸,當然氫彈并非一定要這么大的當量,比如中子彈就是一種特殊的氫彈,當量一般只有1000噸級。

圖片:美國第一個熱核裝置Ivy Mike當量高達1000萬噸,其他國家的首顆氫彈當量也很大。
朝鮮首次氫彈試驗如果如同朝中社聲明那樣完全成功的話,那么這個約1萬噸當量的氫彈可以刷新世界紀錄了,這意味著朝鮮的氫彈設計和制造達到了很高的技術水平,這是技術發(fā)展水平上質的飛躍,比美蘇英法中五個核大國當年都不知道高到哪里去了。
首次氫彈試驗成功并不是難以想象的事情,美國的Mike試驗就做到了氫彈試驗爆炸一次成功,但直接設計出1萬噸級當量小型化氫彈,在試驗前由國家最高領導人公開宣布,而且試驗一次成功,這就太不可思議了。毫無疑問,朝鮮也不可能有這樣的技術能力。而如果我們并不健忘的話,2006年朝鮮曾對中美通報進行4000噸級原子彈爆炸試驗,但這次核試驗當量不到1000噸,只能說部分成功,難度更大要求更高的氫彈,這是不可能的。

圖片:W 79中子彈當量100噸到1100噸之間,但朝鮮不可能越過氫彈直接掌握中子彈技術。
外界一般認為,這次核試驗仍然是原子彈試驗,但可能是一次助爆型原子彈試驗,而韓國方面還認為這次助爆型原子彈試驗也是失敗的。韓國官員稱根據(jù)情報朝鮮核試驗地點位于咸境北道吉州郡豐溪里萬塔山頂峰附近(海拔2180米)的地下770米深處,爆炸點距離水平坑道的入口約2000米,比第二輪(地下480米深)和第三輪(地下330米深)更深,以防止當量更大的爆炸導致坑道崩塌,但這次試驗引發(fā)的地震縱波4.8級,甚至小于第三次核試驗,可以視為試驗失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