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羅斯天生熊性:歷史上那些惹俄國人的后果
11月24日,土耳其聲稱擊落一架越境的俄羅斯軍機,這新聞瞬間傳遍國內(nèi),不少國人興奮不已,紛紛猜測,以俄國打死不肯吃虧的性子,很有可能會暴起反擊,想想那導(dǎo)彈互射的畫面都讓人熱血沸騰。于是,不少人都抱著看免費的俄來武大片的渴望,等著普京發(fā)飆。很遺憾,近二十小時過去了,那里還是江山依舊。為什么會這樣的呢?難道俄國打算轉(zhuǎn)型成為以理服人的國家了?各位別太心急,事情還沒有定咧。不如,讓我們先去了解一下,以前的俄國被別國惹了后,會是怎樣的反應(yīng)吧。一提到主動攻打俄國的的名人,所有人都會立即想到法蘭西帝國的拿破侖和納粹德國的希特勒這兩名角兒,但是,我這文章不打算拿他倆做例子。因為他倆就是戰(zhàn)爭狂人,何止是俄國,簡直是誰都敢打,我目測如今各國,似乎都沒有此類敢以世界為敵的狂人。所以,我們就分析一下除這兩狂人以外,還有沒有別的國家敢主動攻擊俄國的吧。首先,我們得確立俄國歷史的開始時間。古代俄國一開始還只是個小小的大公國,基本上誰都敢惹,拿來說事兒,對俄國不公平。因此,我們就以18世紀時的彼得大帝算起吧,畢竟,是他把俄國提升成為俄羅斯帝國。從那以后,俄國就開始了敢想敢惹的行事風(fēng)格,地盤也一塊一塊地擴大起來。
一、瑞典入侵

俄土戰(zhàn)爭的部分影像
彼得大帝雖然把俄國實力提升迅速,但在當時,俄國還不算是強國,比俄國強大的國家多了去了。比如瑞典,查理十二世于1697年(時年15歲)即位時,擁有在歐洲北部首屈一指的武裝力量,計海軍戰(zhàn)列艦42艘,陸軍15萬人。查理當時打遍北歐無敵手,就把目光引向了俄國。 1707 年瑞典國王查理十二世(也有稱作查爾斯十二世)入侵俄國。彼得大帝率軍4.2萬人(有火炮72門)實施反攻。瑞典軍隊大敗,查理僅率1000余人逃往土耳其。

俄土戰(zhàn)爭的部分影像
二、土耳其宣戰(zhàn)查理十二世雖然敗得很慘,但瘦死的駱駝比馬大,土耳其蘇丹居然聽從查理的勸說,對俄宣戰(zhàn)。1711年,彼得一世親征普魯特河,陷入土耳其和韃靼軍隊的重圍,俄軍敗得可慘啰。俄國被迫放棄亞速,拆毀亞速海沿岸的工事,與土耳其簽下《普魯特和約》,亞速重歸土耳其。查理十二世因此得以返回瑞典,不過,瑞典從此一蹶不振了。三、土耳其再宣戰(zhàn)
俄國對土作戰(zhàn)失敗后,把擴張方向指向波蘭,把波蘭打得毫無脾氣。本著敵人的敵人就是自己的朋友這一基本原則,當俄國又一次入侵波蘭時,1768年,土耳其在法奧兩國支持下對俄宣戰(zhàn)。這場戰(zhàn)爭打了六年,最終土耳其大敗,俄土雙方和約確認俄國在這次戰(zhàn)爭中的勝利,保障俄國自由進入黑海。俄國還趁土耳其無力擴張,把克里木納入版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