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時,新華網(wǎng)的報道,上海光機所的激光裝置主要包括基于鈦寶石晶體的800納米波段寬帶高信噪比CPA放大鏈、基于三硼酸鋰晶體的OPCPA終端放大器和激光脈沖壓縮器等幾個模塊。最終獲得45.3J的放大輸出,轉(zhuǎn)換效率接近27%,放大光譜全寬約80納米,壓縮脈寬為32.0fs,壓縮后單脈沖能量32.6J,對應峰值功率1.0PW。
據(jù)我國國家863計劃慣性約束聚變(ICF)主題專家組原首席科學家賀賢土介紹,我國ICF點火研究采取的是一種從萬焦耳級到十萬焦耳級,再到百萬焦耳級的循序漸進的路線圖,即在近期萬焦耳級激光器研究基礎上,到2014年左右進入激光能量20到40萬焦耳神光Ⅲ平臺研究。經(jīng)過這一中間平臺對靶物理進行充分研究,然后外推到激光能量約為神光Ⅲ能量4到5倍的神光Ⅳ上進行ICF研究和點火演示,可以減少風險。據(jù)悉,神光Ⅲ裝置設計是48束激光,2012年1月已出第一束激光,預計年內(nèi)可安裝完16束,計劃2014年全部出光運行,進行物理實驗。

眾所周知,超短超強激光是目前國際激光應用領域的熱點。除了激光引發(fā)核聚變、激光切割等工業(yè)用途,超短超強激光也是目前激光武器研制的熱點,由于脈沖激光可汽化目標表面,引發(fā)目標爆裂解體,因此被認為比連續(xù)波激光更適合作為激光武器。
此外,超短超強激光還可能用于激光推進技術(shù),即用激光加熱火箭攜帶的工質(zhì),使之汽化而推進火箭飛行,這種模式由于將能源部分放在地面,火箭只需攜帶工質(zhì),可以大幅度減少火箭攜帶的工質(zhì)/燃料重量,達到增大比沖的效果。

在科技研究方面,超短超強激光可用于模擬自然界的極端情況,有著非常重要的科學意義。
版權(quán)作品,未經(jīng)戰(zhàn)略網(wǎng)chinaiiss.com書面授權(quán),嚴禁轉(zhuǎn)載,違者將被追究法律責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