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為演戲突發(fā)氣管痙攣
在北京衛(wèi)視正在播出的家庭情感劇《愛的方式》中,王姬飾演了一個家庭中的強勢女人,因為一意孤行,因為強迫式的表達方式,而一手打破了整個家庭的安寧。《愛的方式》編劇萬方在最初與投資方討論人選時就想到了王姬。當年王姬在出演萬方父親曹禺先生的話劇《北京人》時,飾演的就是一個有些偏執(zhí),性格強硬的女人。萬方說:“如果把被束縛在舊式封建大家族里的曾思懿放到今天,她的性格就是齊新,而王姬出演曾思懿時還很年輕,當時她那一咬牙的勁頭兒,讓我印象深刻。”王姬也自信能夠把齊新演出彩,她說:“我人到中年,中年人的生活情感最豐富,我覺得只有我這個年齡和閱歷的人才能演好齊新。”
演繹齊新卻不是一件容易的事,角色的極致表現(xiàn)常常給王姬帶來心理刺激,有一場歇斯底里的吵架戲,竟然讓王姬突發(fā)了氣管痙攣。“你得真吵,真打,真掙巴,演完了手腳發(fā)麻,呼吸短促。這種戲不能演多,否則會出問題。人藝老演員林連昆得的就是中風(fēng),他現(xiàn)在走了。那時我們在舞臺上想偷懶,可跟他演戲,就得動真格的,沒辦法應(yīng)付。所以,真累,演員這活兒要學(xué)會控制。”
演繹女強人似乎是王姬的專利,這可以追溯到她的成名作《北京人在紐約中》中的阿春,精明能干又風(fēng)情萬種。每次有人請她演這類角色,她總是笑呵呵地問:“是不是我給你們的印象都特沖動,特風(fēng)風(fēng)火火?”事實上,生活中的王姬的確是個說一不二,嘎巴利落脆的北京女人,對自己較真,對別人也不放松要求,她最看不慣年輕人混日子,如果有年輕演員到拍攝現(xiàn)場吊兒郎當,連臺詞都背不利落,她就恨得牙癢癢;蛘哂胁块T關(guān)鍵時刻掉鏈子時,她會撮一肚子火,直接沖到制片部門或?qū)а萆磉呉蟀褑栴}說清楚。王姬笑言:“我有狗的個性,易怒,受傷了會自己舔干傷口,然后繼續(xù)往前走。”不過,這是王姬四十歲之前的狀態(tài)和心理,隨著年齡的增長,現(xiàn)在的王姬逐漸磨去棱角,學(xué)會放手,她說:“現(xiàn)在我不要求什么了,干好自己的事就行。何必呢?別太認真,也給別人一些生存之道,讓他自己碰,自己悟。如果不努力,他會品嘗后果的。”
有一種勝利叫放棄
“有一種勝利叫放棄,有一種給予叫原諒。”《愛的方式》試圖告訴觀眾:有真實的情感還不夠,還要有聰明的方式。強迫式的關(guān)愛可能會讓親人很受傷,只有用親人最樂于接受的方式去付出愛,才會讓身邊的人們真正幸福。這一點,王姬體會得更深,尤其是與孩子的相處。“我父親是飛行員,他當然希望我做飛行員,那時會對我指手畫腳,說多了我就會反感。我覺得《沙家浜》里沙老太太有句話說得好:孩子大了,要走哪條路由他自己挑。如果非要按你的要求設(shè)計孩子的未來,其實就是一種‘愛的強迫’。”所以,王姬對孩子的要求很簡單:“只要不學(xué)壞,愛做什么就做什么。”但有一點王姬不會妥協(xié)。她說:“我要求女兒必須在晚上11點前回家,沒過21歲,晚上出去參加Party,這是我堅決反對的,而且不能沾酒,因為酒會讓人失控。”如今,王姬的女兒正在讀大學(xué),患有智障的16歲的兒子也被她從美國接回國接受特殊教育,兒子的情況越來越好,這讓王姬很欣慰。盡管工作排得滿滿當當,但只要有時間,她都會陪著孩子。“我覺得我是一個幸福的女人,自己靠自己,這樣更踏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