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視臺將轉向自制劇和定制劇
當前國內電視劇的制作和播出之間還存在著不適應、不協(xié)調的問題,一方面是全國每年有上萬集的電視劇產出,另一方面各級電視播出機構在為采購不到好劇而煩惱。
而很多電視臺方面的代表也透露出今后會將目光投向自制劇和定制劇。其中,北京衛(wèi)視表示,2011年所有播出電視劇都要將密切圍繞北京衛(wèi)視的自身特色和定位,因此將全力打造定制劇和獨播劇,并將會采用面向全社會招標的方式定制電視劇。而對于電視臺開始轉向自制劇和定制劇的風向,很多制作公司預測市場和空間必將受到擠壓,然而克頓傳媒的吳濤通過研究提出,“自制劇和定制劇只會增加電視劇市場的容量,豐富觀眾的選擇。一些品質差的制作公司和劇目當然會被淘汰。”
2011年電視劇交易額將達80億
研討會上,《我的兄弟叫順溜》、《我的青春誰做主》、《漕運碼頭》、《咱爸咱媽60年》、《滄海》、《勇者無敵》、《祈望》、《決戰(zhàn)黎明》、《相伴》等九部作品獲得2009年度北京廣播影視獎(電視劇類)。
會上,專家估算,2011年中國電視的廣告投放量約在800億左右,倘若按照10%的廣告收入來購劇的比例計算,2011年中國電視劇的交易額將達到80億。但不少專家表示,近些年來,演員片酬暴漲導致電視劇的制作成本迅速上升,當下電視臺的購劇投入比例較低,將會進一步擠壓制作方的盈利空間;廣告額的30%用以購買電視劇才較為合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