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才是爛片,怎樣才算爛片?尤其是,一些人心目中的爛片,卻居然得到觀眾捧場,票房成功,那么,算不算“爛”,又或者,是否因為它賣座,所以被標簽“更爛”?
掀起大家對“爛片”的討論,是源于《孤島驚魂》的票房突破八千萬,有望成為同類驚悚片的紀錄保持者!豆聧u驚魂》的“爛”,是肉眼可以客觀地判斷出來,尤其是,當你知道它的制作成本是區(qū)區(qū)的三百萬小數(shù),有些人會驚呼:“怪不得爛得那么徹底!”然而,在出品人眼中,這種本小利大、刀仔鋸大樹、小兵立大功的片子,非但不爛,更是叫好連聲,老板們巴不得多幾部這種賺大錢的爛片,他們會反駁,叫座證明它有一定的優(yōu)點,才會有如此號召力,你們沒眼光、妒忌心重,才認定它為爛片。
這種現(xiàn)象更常出現(xiàn)在王晶的出品中,同樣是這個夏天,他的《財神客!肪驮诖蠹覜]有預(yù)期之下賺了上億票房,繼前年的《大內(nèi)密探靈靈狗》之后,再建一功。對于被嘲諷為爛片,晶哥卻我行我素、毫不理會(編者注:王晶日前在微博上認為,只有票房大賣的電影才是好電影),對于他的態(tài)度,王晶剛出版了他的半自傳式結(jié)集《少年王晶闖江湖》,邀請我寫序。其中一段,我替他的“粗制濫造”辯護:“‘粗制濫造’有時是執(zhí)行的問題,有時是成本預(yù)算的問題,我們只能說王晶是個電影生意人,不是藝術(shù)家。”
確實,近期有些口碑好到不得了的佳作,例如《鋼的琴》,評論一面倒地叫好,然而它的票房卻失敗,落在生意人的眼中,這才叫做“爛片”。
所以,我們說一部電影是爛片,必須先說明從什么角度和立場出發(fā)。眾所周知,叫好叫座固然大家都拍手稱快,但這個世界上又的確會有叫好不叫座,又或者叫座不叫好的影片充斥市場,至于那些既不叫好也不叫座的,或才有資格被稱為真正爛!
對爛片的定義,最好以自己的口味為標準。影評人寫的文章,不一定都是你那杯茶,建議大家都以平常心閱之。
華語片常出現(xiàn)和大家期望有落差的結(jié)果,有時還牽涉到一個因素:內(nèi)地和審查制度!一日不實施分級制,一日不推出白紙黑字明文的電影法,創(chuàng)作人無所適從,被老板、發(fā)行、觀眾、票房牽著鼻子走,身不由己,又怎能不爛呢?
南都特約娛評員文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