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王菲演唱會海報上的造型讓人驚艷
游戲文章
知我者,謂我心憂;不知我者,謂我何求
文/于金昔
女人一點都不討厭她們,反而愛死了。這種熱愛與標榜個性的剩女時代有很大關系,與張愛玲一樣,王菲的主要形象不是一個妻子,而是一個我行我素的大女人
王菲有多受歡迎?復出演唱會消息一出,10天之內預售票額迅速超過2000萬元。人人都愛王菲,因為她是歌手、演員、時髦女郎、母親、妻子、再婚女人、富婆、夢游者,以及內心強大的女神。
林夕說他理解的王菲風格是“不太清楚自己,又想搞明白自己”。她已經41歲,但臉上沒有風霜,舉手投足只有冷與貴。所謂冷,是說她做音樂全情投入,過日子心無旁騖,既不炒緋聞也不迎合傳媒;所謂貴,是指王菲一技傍身但卻沒有淪為“被動藝人”,自由自在、敢愛敢恨,從來不屑什么潛規(guī)則。
王菲的冷與貴,讓人想起另一位才女張愛玲。喜歡王菲的一定喜歡張愛玲,喜歡張愛玲想必也愛王菲的做派。與王菲一樣,張愛玲也十分獨立自主,充滿天分。她們兩人都有缺點:王菲不善言辭,愛打麻將,不善處理男女關系;張愛玲自私自利,貪慕虛榮,同樣不善處理男女關系。但是女人一點都不討厭她們,反而愛死了。這種熱愛與標榜個性的剩女時代有很大關系,與張愛玲一樣,王菲的主要形象不是一個妻子,而是一個我行我素的大女人。
往前回溯,王菲之所以是今天的天后,得益于以下三個氣場幫助:一是接中國大陸的地氣,骨子里有一種北京大妞的豁達;二是接香港娛樂工業(yè)地氣,商業(yè)包裝極為成功;三是接臺灣唱片制作的地氣,從寫歌、選歌到唱歌底氣十足、情感表達充沛。
看起來不善交際的王菲,實際上相當懂得帶眼識人。事業(yè)上,王菲遇到戴思聰、陳少寶、林夕、王家衛(wèi)等,每一個都懂她、欣賞她,給她適當的表現機會。而感情上,不管是竇唯、謝霆鋒還是李亞鵬,都是為她加分的好男人。盡管如此,王菲卻從沒在婚姻里沉迷,僅僅成為一個幸福小女人。王菲的神話是改革開放后一個中國女人如何讓自己成為傳奇的神話,在成為傳奇這一點上,王菲與麥當娜有得一拼,只不過她的出位不強調性意味罷了。
王菲的聲音兼有糖、鋼絲和羽毛的特征。糖是甜美,鋼絲是銳度與表現力,羽毛是空靈與仙樂飄飄的氣質。《容易受傷的女人》時代的王靖雯,顯然還不能算得上擁有這種天賦。今天的王菲是“閱歷姐”,是21年職業(yè)生涯練就的金嗓子。
王菲一直是一副酷酷的樣子,不管是在北京胡同里倒馬桶還是在香港中環(huán)金鐘廊掃名店,都一樣淡定。2003年推出最后一張大碟《將愛》之后,王菲暫停做音樂,但并未停止經營家庭、參與慈善和修習佛教。她善于學習,不怕被改造,也不怕從頭再來。經由洗發(fā)水廣告、春晚、演唱會的一步步鋪陳,現在,大姐大王菲又回來唱歌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