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 2010-03-27 (中網資訊娛樂)--原本是去一家音樂網站查看公司藝人的網路視聽,可眼睛卻被頁面右側一個熟悉的構圖和一個深諳的名字所吸引——于是一張滌去鉛華的唱片封面和一個游弋多年的民謠俠客,以及和我那與青春有關的所有悸動和酸澀,伴隨著辦公桌上冒著煙的一杯綠茶和幾片西洋參,凝固成了我欲罷不能的整個上午。
近年來很少為別人的唱片作評,但這次高曉松是例外,其實就是這樣一個外表粗憨的男人,卻真的影響了我的一生。高曉松少年得志的1994年,我還是一個高二的學生,那時候的理想是做科學家,考一所航天的大學,然后去造飛機。但在地理會考的前一天,自從我坐在小飯桌子前,看到天津電視臺蘇菲的點歌節(jié)目中傳出《同桌的你》的第一聲口琴開始,我便開始學著一張又一張校園民謠唱片里唱的開始思考品味當時正在歷經的青春。
喜歡高曉松的歌,更喜歡高曉松的詞,一個又一個看似文字游戲的短句,卻有著無盡的回味與反思,有如高曉松一般地品味青春,才不枉年輕一次,于是,在高考前,我動筆寫下了我的第一首歌《年輕的秘密》,大學雖然學了電子工程,卻死心塌地地愛上了音樂和文學。后來,認識了趙節(jié),見到了很多之前只在音樂里和我講述青春的人,再后來,有了自己的唱片公司,才恍悟我這十幾年的人生,可能轉折在高曉松當初的那聲口琴……
感謝高曉松用音樂和文字給我的啟蒙,從最早的《同桌的你》、《戀戀風塵》到《青春無悔》,從《風景》到《想念自己》,從《虎口脫險》到《一個北京人在北京》,高曉松一直在用他獨特的方式,教我如何去感受和想念年輕的自己。感動于“誰來唱歌誰來聽,誰喊了青春誰來應”,于是,在我31歲的婚禮上,“我喊了青春你來應”幾個字成了典禮上唯一的主題。
近幾年的高曉松不得不玩世不恭,但《彼得堡遺書》、《殺了他喂豬》充滿靈光,給姥爺的碑文成了他對先長討巧的敬仰,薩頂頂的《萬物生》才是他最不見功力的拼湊,一不留神卻又眾人皆知。自謙的高曉松并無沒長進,其實他一直在堅持,堅持是一種默默的抗爭,別去管高曉松的那些韻事,難道你沒有感動在高曉松《舊的童年》里那一如既往的細膩?高曉松有男人的細膩,而更重要的是,有一種男人的細膩叫高曉松。
于是,曾經“我有個藍色的彈球兒,我右手插著兜兒,我騎車超過你們不回頭兒;院里漂亮的小妞兒,我沒拉過她的手,可她每次遇見我都那么害羞”,現(xiàn)在“又是一個下雪天兒,我一個人站在那兒,想著想著豎起領子,點一根煙兒……”(文字/大星)
大星:有一種男人的細膩叫高曉松
來源:中網資訊中心
時間:2010-03-27 10:52:38
作者:大星 責任編輯:大星
要了解更多,可繼續(xù)查閱相關資訊:
0
上一篇:沒有了
下一篇:沒有了
下一篇:沒有了
最新評論共有 1 位網友發(fā)表了評論
查看所有評論
發(fā)表評論
熱點關注
評論熱文
推薦文章
關于我們 | 保護隱私權 | 網站聲明 | 投稿辦法 | 廣告服務 | 聯(lián)系我們 | 網站導航 | 友情鏈接 | 不良信息舉報:yunying#cnwnews.com(將#換成@即可) |
Copyright © 2004-2010 Cnw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中網資訊中心 版權所有 |
![]() |
京ICP備05004402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