門釘肉餅,又叫門丁肉餅,是一種老北京的清真食品。傳說清御膳房為慈禧做了一道餡食的點心,慈禧吃過后覺得很適口,問廚師這種食品叫什么名字。御膳房的高廚想到宮廷大門上的釘帽,就隨口回答說“門釘肉餅”,由于形似舊時城門上的門釘而得名,因而“門丁”是簡化的不規(guī)范寫法。門釘肉餅象征永遠吉祥。
吃門釘肉餅一定要趁熱,如果涼了,流出來的牛油遇冷凝固,吃著都糊嘴。不過您也別太性急,要是迫不及待一大口咬下去,燙嘴不說,油能滋您一身。這跟灌湯包有點相似,在焦黃的面皮里面,飽含著濃濃的湯汁,集合了牛肉的鮮和大蔥的香,著實誘人。
門釘肉餅選擇牛肉的上腦和鮮嫩肥瘦相間的部位剁成餡,調以香油、鮮姜、花椒等輔料拌制,用精白面粉.和成松軟面皮,包成像宮廷紅門上的門釘形狀,一直徑4厘米,厚2厘米,放在餅鐺或者煎鍋中煎烙成熟,可算得皮薄餡足的一種美食了。它外焦里嫩,清香潤口,咬一口鮮湯四溢。
吃門釘肉餅講究配碗小粥,外加點香醋,香醋解膩,小粥潤胃。那一口肉一口粥,不亦樂乎。第一次給老公做的時候就被他嚴重喜愛了。偷偷跑進廚房說嘗嘗,一扭頭,半盤沒了,這饞的呀,嘖嘖嘖....
門釘肉餅·拌餡
原料:
牛肉餡250克、大蔥半根、花椒、鹽、生抽、老抽、料酒、白胡椒粉、姜粉、雞精、玉米油2湯匙、香油1湯匙。
做法:
1、牛肉餡中加入鹽,白胡椒粉,姜粉,雞精,生抽,老抽,料酒拌勻;
2、拌勻后的牛肉餡加入適量玉米油滋潤肉餡。并且把香味用油封在里面;
3、花椒泡熱水約20分鐘沏成花椒水;
4、慢慢加入花椒水,把肉餡順一個方向攪打上勁,淋上香油即可;
5、選擇大蔥最好是蔥白;
6、把半根大蔥的蔥白切成蔥花;
7、放到肉餡上,不用攪拌;
8、包餡的時候直接挖一點肉帶上面的一點蔥即可;
9、做好后的肉餡是抱團的,不散。
門釘肉餅·制作
原料:
面粉300克、溫開水250克左右。
做法:
1、面粉慢慢加入溫開水和成團,放在案板上,蓋住和面的碗,餳面1小時左右;
2、餳好的面,揉勻;
3、揉好的面搓成長條,揉勻;
4、揪好等大的劑子,撒上薄面防粘;
5、取一個劑子揉圓壓癟搟成皮,中間厚兩邊;
6、挖適量的肉餡和蔥花,放到面皮中間;
7、準備捏褶包包子型;
8、一個褶壓一個褶包成包子型;
9、包好的包子倒著放,褶子朝下;
10、把所有的劑子包好后,帶褶的全部朝下,用手輕輕稍稍壓癟,整好型;
11、煎鍋倒入適量的油,約7成熱左右放入整好型的小肉餅,小火煎;
12、待一面煎至金黃后,翻面繼續(xù)煎另一面。約2分鐘后再翻一次面,片刻后會有湯汁流出,聽到鍋中滋滋響后燜一會就可以出鍋了。
小貼士:
1.出鍋后趁熱食用,如果涼了可以微波至熱再食用。
2.煎的時候也可以加入一點點水,不要多,可以幫助周圍邊緣易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