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黎寶貝》浪漫版海報曝光
文/趙格羽
天知道,我有多喜歡王菁的《巴黎寶貝》。
很早以前看過對巴黎的描述:
巴黎不僅是一個地方,它已經(jīng)成為了一種精神狀態(tài)。
你可以去盧浮宮去欣賞《蒙娜麗莎》,也可以去蓬皮杜中心看畢加索;
你可以去巴黎歌劇院,也可以去香榭麗大街上的紅磨坊;
你可以到巴黎來逃避生活,也可以來巴黎這里純粹地享受生活;
當(dāng)然,你還可以來巴黎見證愛情。
我想,所有女孩子都有巴黎情結(jié)。那是一份浪漫情結(jié)。那是對于愛情的憧憬和向往。哪個女孩不渴望愛情呢?
《巴黎寶貝》全程取景于巴黎,巴黎圣母院,埃菲爾鐵塔,香榭麗舍大街,亞利山大三世橋,形形色色的咖啡廳,50年都不變的古老建筑,街道上肆意接吻的情侶,橋上一個個留住愛情的愛情鎖……再加上鄧超等俊男美女的加盟,畫面唯美,音樂也非常煽情,絕對是視覺和聽覺的盛宴,非常適合情侶看。
我想,所有女孩子都有完美主義情結(jié)。
《巴黎寶貝》里的Emma就是這樣一個完美主義者。生活的戲劇的,荒誕的。但有時候,也是無奈的,姍姍來遲的。她一心想要一個金發(fā)的小孩,最后因為醫(yī)院的錯誤而生了一個黑發(fā)小孩。
看完《巴黎寶貝》,你會懂得,所有的愛情都不是完美,所有的男人,所有的女人,所有的一切,都不是完美。
可是,最后,你卻愛上了這份不完美,你甚至愿意為它放棄生命。正如劇中的詩人Emma,愿意為了這個并不完美的亞裔小女孩,放棄一切。
其實,不完美的完美才是真實的完美,殘缺的美好才是最持久的美好。
我想,所有的女孩到女人的轉(zhuǎn)變,都會接受者現(xiàn)實嚴(yán)苛的考驗。
劇中的Emma原本是一個詩人,富有才氣而自我,她名人大噪,可是她遇到了瓶頸,她找不到了生活的意義,她以死亡來結(jié)束自己的生命,來給自己的靈魂以自由?缮罱o她開了一個玩笑。她必須活下去。她得找到一個活下去的理由,那么,答案就是孩子。
開始的她,對于愛情,是純粹的,是逃避的,是膽小的。她靠著對愛情的想象和幻覺,寫著對愛情的迤邐詩篇。她是那么矛盾,她渴望愛情,但又拒絕愛情,在她看來,愛情會讓詩人毀滅。她
那么擔(dān)心,因為害怕愛情褪去后的蒼涼,所以放棄了愛情到來時的激情。所以,她選擇了孤獨。
Emma終于迎來了她的愛情,盡管遲了20年,但終于還是來了。她這才享受了女人原本該得到的快樂。原來,她并不是一直喜歡高傲的雛菊,還是喜歡在她看來俗氣但絢爛的玫瑰。
我想,所有的創(chuàng)作者,都會陷入這樣的矛盾。一方面渴望孤獨,一方面又渴望激情。是否,愛情真的會讓詩人毀滅,還是愛情會讓詩重生?
后來的Emma無疑是成長的。她接受了生活瑣事。她不再自我,她關(guān)心照顧這個通過人工受精來的亞裔孩子。她慢慢陷入了世俗生活,她開始為孩子的生活費擔(dān)憂,她開始為生計寫以前不屑的情愛舞臺劇。
這是一段多么生動的女孩到女人的成長啊。從不是天高地厚,從以自我為中心,到學(xué)會了落地生活,學(xué)會了體貼和照顧別人。
從自我主義,到是善待別人。這就是女人的成長。
不管是你貌美天仙,還是才氣逼人,最后還是要食人間煙火。你看,我們那么熱愛的林青霞仙子,還是要嫁作商人婦,還要為在年近五十時上演婚姻保衛(wèi)戰(zhàn)。
人間煙火,不是詩人的墳?zāi)梗瑓s是詩人的熔爐。
最后,在Emma終于找到了人生的突破口,她沒有被這些世俗繁瑣所埋葬,她沒有在激情的戀愛中沉淪,反而她從中找到了靈感。
她再次重生了。
是的,生活,總會讓那些有靈魂的人,得到重生。
在灰燼里重生,肆意享受愛情的絢爛和蒼涼,這是多么盛大且完美的事情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