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國內首部動畫3D科幻大片《超蛙戰(zhàn)士之初露鋒芒》即將在六一火爆上映。影片圍繞著人類后裔蛙族人保衛(wèi)家園的故事展開。作為主角的蛙族人從一亮相便引起了諸多關注,面對《高達》、《太空堡壘》等經典太空科幻動畫片多選擇人類為影片主角而言,《超蛙戰(zhàn)士之初露鋒芒》中選擇“蛙人”作為影片主角則讓很多影迷頗為不解,對此導演徐克用“中國原創(chuàng)”解釋選擇蛙人作為主角。
兒子堅定徐克原創(chuàng)決心
據(jù)悉,影片最初在選擇人物角色之時考慮了很多元素,本想把人物設計的威猛如龍、虎、獅子,或者設計為如貓、狗、熊貓等可愛形象,但是導演徐克發(fā)現(xiàn)這些形象都曾經成為動畫片中的經典,無法滿足自己內心強烈的原創(chuàng)要求。就在導演徐克苦苦尋覓主角形象的時候,機緣巧合下受到了兒子的啟發(fā)。他在給兒子講故事的時候,徐克發(fā)現(xiàn)兒子對迪斯尼的故事并不“感冒”,反而是一個兩只青蛙過馬路的小故事讓兒子笑個不停。對于生活中這一小細節(jié),徐克導演卻計上心頭。他表示“孩子的想法最為真實和純粹,既然一只小青蛙就可以將兒子逗樂,那么在自己的電影中把蛙與人結合起來也一定會給人耳目一新的感覺。”由此影片中“蛙人”的形象便應運而生。

科普中國風比肩經典
面對《太空堡壘》、《忍者神龜》等前輩的科幻經典大作,徐克坦言“感受到了很大壓力。”因此徐克絞盡腦汁想要突破傳統(tǒng)束縛,開創(chuàng)屬于自己風格的科幻電影,在這種想法的驅使下,《超蛙戰(zhàn)士之初露鋒芒》便被賦予了濃厚的科普中國風。科普方面,在制作小組設定的時候,融入了大量的軍事、科技、天文等相關知識,這種科學事實與適度想象的結合,既可以滿足青少年對于太空的憧憬,也學到了不少知識。至于中國風方面,則是全方面的進行了文化滲透:如京劇臉譜化的機甲面龐、會近身格斗的機甲、蛙族人的孔孟思想和語言文化,無時無刻不透露著中國元素。在徐克看來,《超蛙戰(zhàn)士》與外國科幻競爭的最大資本就是中國制造。因此,徐克必會不遺余力的將中國制造進行到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