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紅樓夢劇照
自本月24日起,李少紅版《紅樓夢》相繼在青島、上海、深圳等近十個地面頻道開播并贏得收視開門紅,僅上海地區(qū),前4集的平均收視達3%,最高收視為3.7%,開創(chuàng)了近三年來上海地區(qū)古裝劇的最高開局收視?梢舱龖(yīng)了那句“紅字當頭是非多”,火爆的收視同樣帶來超高分貝的爭議。
李少紅導(dǎo)演此前曾大方發(fā)出 “英雄帖”,“對于拍磚我早有準備,但希望能有高質(zhì)量的板磚,希望在和觀眾的PK中有所提高。 ”記者近日便收集了觀眾提出的九個較為集中的問題,就此向少紅導(dǎo)演“發(fā)難”,且看這位處于漩渦中心的“夢中人”及其團隊如何回應(yīng)。
新“紅樓”釀足四年,終迎啟壇開封,此番流淌出來的究竟是醉人佳品還是上頭傷身的澀酒一杯,自然見仁見智,口味大有不同?崾蠲酚晗拢r花板磚中,君不見熒屏上大觀園里一群少男少女早已是“攻城掠地”、捷報頻傳。
遙想張愛玲女士曾云:“十年一覺迷考據(jù),贏得紅樓夢魘名”。我輩雖在學(xué)識文才上難望其項背,但也不妨追其癡迷精神,連拋九問,且聽少紅導(dǎo)演如何回應(yīng)網(wǎng)友觀眾平地筑起萬丈“高樓”,紅學(xué)家教育界又將如何評點……如若籍此能讓你我重溫“紅樓”、再撫中華經(jīng)典,善莫大焉。
壹
問:高度忠實原著淪為“圖解小說”?
應(yīng):觀眾喜歡的就是好的
87版《紅樓夢》重于情節(jié)推進,且在80回之后根據(jù)學(xué)術(shù)界的研究心得加入了很多新劇情,而新《紅樓夢》就像一個聽話順從的好學(xué)生,其對于120回本原著的還原,簡直到了不越雷池半步的程度。高度忠實原著令其淪為 “圖解小說”,剝奪了觀眾的遐想空間,反而讓觀眾難以融入劇情。
對此,李少紅表示,新《紅樓夢》據(jù)曹雪芹著、高鶚續(xù)的120回版本拍攝,之所以如此,一方面是接拍時制作方明確提出的要求;另一方面,該版本在民間流傳最廣,易于被觀眾接受。李少紅稱:“原本小說就是很好的東西,沒必要再改編,要是亂改會對不起觀眾的。而且只要圖解得高級,被觀眾所喜愛,就是圖解得好。 ”
貳
問:旁白太多影響觀感?
應(yīng):不想聽也不會被打擾
新《紅樓》旁白太多也備受詬病,周野芒的男中音盡管很有磁性很好聽,但旁白平均每三五分鐘出現(xiàn)一次,且?guī)缀跏钦毡局啬钚≌f原著,觀眾煩不勝煩,甚至稱此為廣播劇。對于旁白的運用,李少紅承認在制作時也經(jīng)過一番掙扎:“一開始紅學(xué)家也不支持,但我堅持用了畫外音,因為部分讀過《紅樓夢》的觀眾能理解,但實際上有90%的觀眾對文本不熟悉,他們只能依靠注解。 ”李少紅也強調(diào),周野芒念旁白特地用了適中的音調(diào)和嗓音,“想聽到的觀眾自然能聽見,但如果你要忽略它,它也不會搗亂。 ”
叁
問:演員“銅錢頭”太突兀?
應(yīng):新《紅樓》的象征性符號
早在劇照剛剛公布時,“銅錢頭”妝飾就已遭到口誅筆伐,如今電視劇已經(jīng)播出,對此造型的質(zhì)疑聲仍未消失。李少紅則表示,演員頭部貼片子,其實是融合了戲曲及舊時大戶人家獨特的儀態(tài)規(guī)矩,“主要想讓演員的儀表能與世俗拉開距離,就像古代法國貴族的裝飾一樣,有一種儀態(tài)感和形式感。曹雪芹對戲曲很有研究,額妝也能體現(xiàn)出戲曲感,進而使它成為新《紅樓夢》的象征性符號。 ”
肆
問:寶玉父母年齡偏大?
應(yīng):寶玉是“老來子”
新《紅樓夢》中,“小寶玉”于小彤進組時只有13歲,其余十六七歲的演員也大多與原著人物年齡相仿,青春氣息撲面而來。但飾演王夫人的歸亞蕾已60多歲,飾演賈政的許還山更是70出頭,與年僅13歲的寶玉出現(xiàn)在同一場景時,年齡上的巨大差距難免讓觀眾生出“不像父母更像爺奶”的感慨。
對此,李少紅回應(yīng)稱,寶玉其實是“老來子”,“曹雪芹在原著中對賈寶玉父母年齡的說法也很模糊,但我們可以算一下:王夫人的兒女中元春最大,省親時36歲;賈珠是生子后死的,去世時的年齡應(yīng)該在17-20歲之間,由此算來寶玉父親至少有50多歲。在古時,50多歲的人已經(jīng)很老了。而寶玉是賈珠死后才有的。所以我們在找這兩個演員時也盡量找年齡偏大的。 ”
伍
問:黛玉太肥寶釵太瘦?
應(yīng):長相次要氣質(zhì)才重要
對于劇中演員的爭議,自選角初始就從未間斷,此番熱播,關(guān)于“黛釵臉型”的問題再次被觀眾指出,原著中弱不禁風(fēng)的林黛玉上了鏡居然還有嬰兒肥,而生活滋潤、不愁不憂的寶釵卻又太瘦弱。
李少紅顯然對于這樣的質(zhì)疑已經(jīng)顯露出幾分疲態(tài)和無奈,“我覺得再去討論這個問題,意義也不大,她們的長相真的是次要的,氣質(zhì)才是重要的,關(guān)鍵是能不能讓觀眾感覺到有這么個人存在,我們求的是神似而非形似。 ”
陸
問:畫面驚悚配樂詭異?
應(yīng):昆腔最接近《紅樓夢》感覺
新《紅樓夢》承襲了李少紅作品的唯美風(fēng)格,鏡頭虛實交替,感覺很夢幻,但部分畫面也讓觀眾產(chǎn)生夢幻過頭有點驚悚的感覺,如寶玉挨打后夢到琪官和金釧兒的場景,一些觀眾就大喊太恐怖,有點像《聊齋》。此外,大觀園人物的行走大多用了推進加快的鏡頭,呈現(xiàn)移形幻影的感覺,場景頗為詭異。再加上昆曲的配樂極盡鬼魅,頗具“很幽怨,陰森森”之感。對此,李少紅直言:“我相信一定會有人喜歡,很多觀眾對昆腔的元素是熟悉的、有感情的,我們選擇的這種昆腔也是最接近《紅樓夢》感覺的。 ”
柒
問:節(jié)奏太慢直追韓劇?
應(yīng):慢是一種味道
不少觀眾指出,橋段重復(fù)和劇情節(jié)奏慢使得該劇幾乎和韓劇不相上下。如黛玉拜見二舅母的簡單橋段移師多個地點,花費約15分鐘,“雖然古代禮儀確是如此,但文字的幾句話,不需用如此長時間的鏡頭來描寫”。此外,《紅樓夢》中人物多,吃飯上菜擺桌子就能擺上半天,夫人、小姐一個個請又是半天,吃飯前說兩句逗趣的話又是半天……對此,李少紅解釋稱,黛玉拜見二舅母的情節(jié)在原著中就是這樣描寫的,“拜兩次”也是當時的一種禮節(jié)。而該劇監(jiān)制羅立平也表示:“這些情節(jié)我們都問過專家,專家認為這是個規(guī)矩,顯示的是當時的貴族之氣。《紅樓夢》不像《三國》情節(jié)跌宕起伏,《紅樓夢》本身就是節(jié)奏比較慢、起伏比較少,看的就是那個味道。 ”
捌
問:上星播出時是否會修改?
應(yīng):見仁見智,會播同一版本
經(jīng)過連續(xù)多場的看片研討會和多家地面頻道的“試水”開播,李少紅及其團隊顯然已初步達到了收集觀眾意見的目的,這是否意味著新《紅樓夢》會針對各方看法,“整容”后再于9月在兩家衛(wèi)視上星播出呢?監(jiān)制羅立平表示,這些意見其實是見仁見智,上星時應(yīng)該會和現(xiàn)在播出的版本是一樣的。而李少紅也表示不會再進行修改,面對各方爭議,她也格外淡然,“別人怎么說有所謂嗎?我每天工作十幾二十個小時,不會因為別人說什么而孜孜以求,我只是從我的職業(yè)道德來要求我自己,把它做得盡可能完善,否則我得靠別人說什么來改什么,那我也太不職業(yè)了。 ”
玖
問:能否超越87版?
應(yīng):只要拍了就是超越
和其他經(jīng)典重拍一樣,新《紅樓夢》被問及最多的自然是和87版的比較?對于這一話題,李少紅并不排斥,“87版的《紅樓夢》,從開始也有爭議,到逐漸被大家認可、喜歡,奉為經(jīng)典。我們在做的事情和前人是一樣的,新《紅樓夢》可能會成為80后、90后的年輕人認識、解讀的一個版本。 ”而對于能否超越,李少紅也坦言:“這方面確實壓力很大。我記得剛開拍時遇上王扶林老師,他說了幾句話,我差點掉眼淚。他說:‘你一定要頂住壓力。當年我拍《紅樓夢》時沒有人會認為這是經(jīng)典,也沒有人認可陳曉旭演林黛玉。你只要拍了就是超越了,畢竟時代不同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