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說2011年的夏天,有兩件事值得紀念:一是陳道明主演的話劇《喜劇的憂傷》創(chuàng)人藝60年來票房之最,北京話劇市場罕見之火爆,讓人看得目瞪口呆;二是由一眾雜牌軍領(lǐng)銜的《永不磨滅的番號》(以下簡稱《番號》)趕超《潛伏》《士兵突擊》,成為新一代收視冠軍,演員黃海波(微博)、導演徐紀周等人的名字都順理成章地被鍍了金。
“接近癲狂,接近極致,把小資情懷放進狗血劇情里。”雖然徐紀周用輕松語氣為《番號》定下基調(diào),但寥寥幾句顯然無法滿足人們對這部時下最出風頭劇集的探秘心理。“憂傷喜劇”讓《番號》從眾多抗戰(zhàn)劇中“狡黠突圍”。曲終人散,《番號》大幕落下,留給觀眾的不僅僅是一部戰(zhàn)爭狂想曲,更是一味痛笑皆由心生的心靈暖胃雞湯。京城知名媒體人李星文在微博中這樣寫道:這是一部獨樹一幟的抗戰(zhàn)劇,也是糅合了70后共同符碼的亂燉。有評書和小說的結(jié)構(gòu)橋段,有《地雷戰(zhàn)》《地道戰(zhàn)》《肖飛買藥》的狂歡敘事,也有周星馳式的無厘頭,有《亮劍》的“生意經(jīng)”,有“狼人”和“金剛”出沒,還有對歷史的另類沉思。
《番號》集結(jié)
草根英雄集體出演的“戰(zhàn)爭版春晚”
《番號》PK《團長》《亮劍》:戲謔苦難有時比苦難本身更有力量
有觀眾這樣形容《番號》——它就是一臺流動的曲藝表演,熱鬧得像草根英雄們集體出演的一臺“戰(zhàn)爭版春晚”。由李大本事帶領(lǐng)的這支隊伍操著各色方言,嘻嘻哈哈地打仗,電視劇甚至融入了二人轉(zhuǎn)、小品、戲曲、歌劇等表現(xiàn)形式,讓觀眾開了眼。
其實,自從《亮劍》樹立了抗戰(zhàn)劇幾乎無可比擬的標桿地位后,熒屏上一眾反傳統(tǒng)式的英雄人物就如雨后春筍般涌現(xiàn),如何推陳出新已經(jīng)成為創(chuàng)作者們需要絞盡腦汁琢磨的事。所以徐紀周說了:“我們是用樂觀詼諧的方式追求敘事的快感。”黃海波也說了:《番號》是用一種“嬉笑怒罵甚至嬉皮笑臉”的方式講了一個悲壯的故事,即使李大本事、地瓜、吸鐵石這群散兵游勇再神乎其神、惡搞到底,他們也注定會是一只必敗的隊伍,劇集開始的爆笑情節(jié)早就在為最后的悲愴痛哭鉚勁兒服務了。
《番號》幸運突圍后,“對比同類項”的自然不在少數(shù),尤其以之前一度被看好、但收視卻慘遭滑鐵盧的《我的團長我的團》為最。都是抗日題材,都在刻畫英雄群像,也都以全軍覆沒收場。不可否認的一點是,優(yōu)秀的戰(zhàn)爭劇定會骨髓相通,但《番號》的討巧之處在于它讓劇中的小人物們看淡苦難甚至戲謔苦難,為的就是引誘觀眾“笑完了哭”,明知要敗,可李大本事還是欣然受命,一個個鮮活的生命為保護番號逝去,這種信仰的力量甚至比《亮劍》更徹底。
“而《團長》中的人物是頹廢的,他們某種程度上是被逼的。”徐紀周說,“《團長》彌漫著的是挫敗感,厭戰(zhàn)的情緒,戰(zhàn)爭的慘烈,英雄的謊言,那都是真實存在的,可收視率很低,為什么?老百姓不愛看真實,真實的東西很慘,會讓他們難受得要死。”
這也從側(cè)面解釋了《番號》為何會讓李大本事在劇中有無所不能的神奇魔力,甚至讓觀眾感覺有些荒誕。導演說:“李大本事基本上是一個勝利接著一個勝利,因為我特別不愿意把觀眾看戲時那種酣暢淋漓的節(jié)奏感打破。為什么要挫敗呢?還原真實歷史的東西太多了,你可以去看書,看紀錄片那里面告訴你的全是真實。”
《番號》PK收視:狗血、傳奇、小資、個人情懷 都得滿足
簡要來說,《番號》劇情大致可分成三個段落——前13集比較鬧騰,是瘋狂的喜劇;中段側(cè)重感情戲,但李大本事和賽貂蟬、孫成海和大門子都是“女強男弱”,情感模式也頗有看點;后段開始收斂癲狂,隨著草根英雄們的陸續(xù)犧牲,劇情逐步走向悲愴。
徐紀周說:“第一階段滿足電視臺對于傳奇、狗血的要求,是收視保證;第二段滿足小資們的情感欲求;第三段滿足我自己的個人情懷。很多觀眾最后會被第三階段的悲壯感動,但如果沒有前面,就不會吸引觀眾。”
北京電視臺副總編輯張強在接受采訪時透露,他曾以《番號》為樣本,進行過一項觀眾收視習慣的調(diào)查。“我發(fā)現(xiàn)在善惡問題上的表達,與收視率有重要關(guān)系,很多電視劇收視慘敗就是因為善惡區(qū)分不夠清楚,其實大部分觀眾希望有明確的好人、壞人,但很長一段時間編劇和導演喜歡中性化,好人得有缺點,壞人得人性化。這也是為什么一些有較高審美的作品,收視卻屢屢失敗的原因。”但張強同時強調(diào),善惡分明并不是要臉譜化,“好人有缺點的目的不是‘貶低’,相反這個人物會變得更可愛”。
《番號》眾生相 不妖孽不成活
《番號》給人似曾相識的熟悉感,狡黠咋呼卻具有領(lǐng)導天賦的李大本事很像《我的團長我的團》里的龍文章,又像《亮劍》里混不吝但降得住敵人的李云龍。為了激活這個人物,主創(chuàng)們還異想天開地把李大本事往韋小寶、至尊寶、劉邦、李逵等八竿子打不著的各色人等身上靠,也因此成就了抗日草根英雄的經(jīng)典熒屏形象,主演黃海波癲狂隨性的表演讓人再也看不到《媳婦的美好時代》里委身于老婆大人的經(jīng)濟適用男。事實上,《番號》中光有黃海波的李大本事算不得出奇,李大本事是全劇相對的第一主人公,卻不是絕對的第一主人公。如果沒有身邊一群妖孽般放縱但視死如歸的“精神國臉”的存在,甚至是日本鬼子的冷酷兇邪,《番號》的意義和精神都會大大削弱!斗枴仿淠恢畷r,更多人記住了摳門的丁大算盤、魯莽的孫成海、懷揣軍人夢想的陳峰、憨直勇猛的石頭,還有那個“最萌最帥最變態(tài)”的日本鬼子……

高昌昊高昌昊
丁大算盤:“群頭”成了最傳神的演員
他曾經(jīng)是個頗有家底兒的少東家,鬼子一來,家破人亡,老爹臨死前讓他加入抗日,“免得以后糟蹋到俺們山西去”,從此帶著一把算盤一肚子小聰明地進了抗日隊伍,八路軍的薄家底兒,更催化了他成為同伴眼里的“山西老財迷”。
沒仗打時想著種細菜跟二狗子們換糧食(此處管家的身份大過了抗日戰(zhàn)士),就算被鬼子打中了后背,他第一關(guān)心的居然是背簍里的小雞崽有沒有流血。輕傷絕不下火線,因為他一走,“這家底兒指定立馬被李大本事敗光!”就連最后的犧牲,也是相當黑色幽默地為搶回半藍子地瓜,后背炸出個大洞都沒來得及吭聲。
高昌昊不是科班出身,但徐紀周專門為他寫了丁大算盤這個角兒,一口正宗山西話,骨碌亂轉(zhuǎn)的小眼珠,很是傳神,“他是我2008年去山西看景時認識的,是當?shù)氐娜侯^,負責外聯(lián),我看他挺靈、挺江湖、挺好玩的。”
Q:“非職業(yè)演員”來演這么個重頭角色,會不會發(fā)怵?
A:不怵,之前跟導演合作過《殺虎口》,他了解我,寫劇本時就把我的性格都包括進去了,加上海波這幫兄弟都會幫我,我就玩兒著演完了。
Q:“算盤”火了,接下來會有什么打算?
A:我沒怎么覺著火,跟以前一樣,哪兒需要我就往哪兒搬唄,最近有個戲找我演“賊一號”,呵呵。
王雷
陳峰:滿足女性觀眾對完美男人的想象
陳峰雖然勁兒勁兒地穿著國軍軍裝永不肯脫,老強調(diào)自己是八路軍的“客人”,但這些不妨礙他是李大本事心中的“寶貝”——他會練兵布陣,造地雷挖草藥,通曉天文地理,還熟知兵法,時不時地讓這幫土八路大開眼界,也讓日本師團長山下奉武暴跳如雷。
他執(zhí)拗,永恒地懷著國軍夢想,還非得跟一幫不解風情的土八路朗誦“一寸山河一寸血”,但確有久經(jīng)沙場的軍人理智,屢屢阻止李大本事們的“自殺式進攻”,到后來羞澀地穿上灰色的八路軍軍裝,他的人生格局又進了一步,最后以命易命,跟山下奉武同歸于盡,犧牲時仍然軍靴锃亮,令人心痛。如此種種,通過小北平的仰慕,完美實現(xiàn)了導演徐紀周特意為女性觀眾打造的“韓劇范兒的憂郁貴族軍人”。
王雷演活了陳峰,是繼《金婚》《春草》《零號國境線》后的又一形象突破,看來畢業(yè)后在北京人藝的三年話劇修煉,果然如他所說,“磨刀不誤砍柴工,出名不必太趁早”。
Q:要在一幫各有特色的歪瓜裂棗面前演很正經(jīng),這點不好抓吧?
A:對,一般完美的角色不太好演。導演跟我說,這個角色性格上不能賴了吧嘰,語言上不能碎,要干凈完美,滿足女性觀眾對完美男人的想象。所以我就想找到他完美之外矛盾的地方,比如他的固執(zhí),不如李大本事的圓滑變通,他的清高和孤傲,這些沖突讓陳峰夠豐滿。
Q:《番號》火了,給你帶來的改變有哪些?這幫兄弟還會合作嗎?
A:獲得更多好劇本找我的機會吧。馬上去山東,跟蘆芳生、李健(微博)合作《中國騎兵》,這回我要奔著一個少爺兵演,講的是他從少爺?shù)接⑿鄣慕?jīng)歷,這哥們兒犯了13個大錯誤,關(guān)了7次禁閉,這回不完美了。

蘆芳生蘆芳生
山下奉武:最萌最變態(tài)
山下奉武突然就成了近期“最萌最帥最變態(tài)”的鬼子。他一出場,總是時空凝固,令人不寒而栗,無論是日系漫畫般的聲嘶力竭,還是一字一頓的咬牙切齒,都把日軍師團長的冷酷癲狂、兇殘邪惡表現(xiàn)得淋漓盡致。
這個戰(zhàn)爭狂人演繹得全面。一來他重視對手,跟隨李大本事們鬼斧神工的作戰(zhàn)方式隨時調(diào)整對策,狡詐多變;二來他有日本軍人的變態(tài)偏執(zhí),發(fā)誓要剿滅八路軍而讓在座的下屬全部剖腹謝罪,子彈穿過喉嚨也絕不棄戰(zhàn),更活活撐死犯錯的副官,生生砍下自己的手再裝上軍刀……他從萬惡的敵方陣營里脫穎而出,以獨特形象讓觀眾過目不忘,恨且惦記著。
這大概是迄今為止,蘆芳生演過的最火的“鬼子”了,這也終于讓在日本的大學里當教授的爸媽從心底同意了他的演員之路——在此之前,他從日本千葉大學經(jīng)濟系退學、投奔到北京電影學院念了七年表演的行為,一直被認為“很孩子氣”,而《番號》之后,他終于向已成名的同班同學劉亦菲、江一燕(微博)、黃渤(微博)又邁進一步。
Q:觀眾反映你演得“邪惡到萌”,這是導演的意思還是你的創(chuàng)意?
A:導演說可以參考《GTO麻辣教師》里的鬼冢英吉之類,我也覺得不能跟八路軍是一種氣質(zhì),所以看了黑澤明的《七武士》找感覺,比如皺眉、發(fā)脾氣是什么樣兒的,另外可能是小學畢業(yè)后一直待在日本生活,漫畫看太多的緣故(笑)。
Q:這個角色最挑戰(zhàn)的地方在哪兒?接下來想挑戰(zhàn)什么角色?
A:山下是狂野的,我私底下很靦腆,所以要不停地催眠自己進入角色,做大量功課才能讓山下“附體”。接下來,唉,繼續(xù)演“鬼子”,這回是個善良的退役運動員。其實我很想演都市劇,不想被定型為“鬼子專業(yè)戶”啊。

李健李健
孫成海:戲外為人師表 戲內(nèi)單打獨斗
用李大本事生氣時的話說,孫成海“單打獨斗算個人物,但要領(lǐng)兵打仗就是廢物一個”,作為草莽英難,他有傲驕的資本:耍飛鏢、拼刺刀,樣樣拿手;但作為誓要PK八路軍的“九路軍”的首領(lǐng),他的魯莽沖動、好大喜功卻注定了難成大器:制造輿論卻被八路反戈一擊,綁架地主卻引來鬼子掃蕩……他當然也有不小戰(zhàn)績,但比起李大本事或者陳峰,就總是差那么一截,到最后終于為種種添亂行徑“負荊請罪”,甘心歸順。
但“草上飛”還有他的獨特亮點,一個追他到天涯海角的童養(yǎng)媳大門子,兩員敬仰他有如滔滔黃河之水的哼哈大將,很江湖,很生動,讓抗日隊伍更多元,也更接地氣兒。
李健生得一副標致小生臉,卻將草莽如武松的孫成海演得入木三分,甚至他身邊那個最忠實的胖跟班兒,最愛說“哥,穩(wěn)穩(wěn)的”的大狗子,也一并演出了彩,這讓當老師的李健很欣慰,因為扮演大狗子的魏震,正是他從北京城市學院表演系帶過來的學生。
Q:這個角色跟你的形象反差挺大的,演起來棘手嗎?
A:孫成海的野性跟率直,是最吸引我的地方,但是這個度,我覺得很不好把握。他雖然草莽,但肯定也是個有層次感的人物,所以我希望找到跟他一慣的粗獷不一樣的線,比如跟媳婦大門子這條感情線,比如他跟政委鬧翻了,找李大本事傾訴的那場戲,服軟對于野性十足又好面子的孫成海來說,很不容易。
Q:《番號》有沒有帶給你一些變化?
A:我其實拍過不少軍旅戲,《番號》很不一樣,它是反著寫,在這里面沒有高大全,每個人的缺點都很多,還盡量把缺點放大,但這樣你反而會覺得人物很抓人,因為他們真實,這也堅定了我的一個信念,以后演戲時一定要抓住人物的缺陷,太虛的東西沒有多少人會喜歡。

斌子斌子
吸鐵石:反應慢半拍 “泡妞”卻神速
他是隊伍里最憨直英勇的那個,屬于“聽見槍聲就挪不動步”的級別,年輕時腦袋被打爛,用一塊鐵皮兜住,還是沖鋒陷陣的好漢一條。比起陳峰的氣質(zhì),大本事的計謀,算盤的摳門,孫成海的草莽,石頭的“愣”倒是比較難出彩,他好像永遠站在旁邊,輔佐李大本事,輔佐陳峰,以“定心丸”的姿態(tài)貫穿全劇。臨近結(jié)尾,他終于有了個大曝點:跟女衛(wèi)生員閃婚了!看似唐突,但徐紀周有他的想法,“我希望告訴大家他不是真傻,他心里有他的想法。哪怕剛強如石頭,也有內(nèi)心的柔軟和脆弱。石頭如果沒有最后一筆,就不會像現(xiàn)在這樣飽滿。”就像《野火春風斗古城》里的韓燕來,《八千湘女上天山》的團長葛正雄,斌子再次穩(wěn)穩(wěn)接住了石頭這個角色,甚至比以往都要出彩。
Q:你覺得石頭這個角色最出彩的地方在哪兒?
A:戰(zhàn)場上,他的反應超級快,但在生活里,他永遠比人慢半拍,怎么把這個快慢演到極致?我覺得這是石頭的最大亮點,而且他能迅速“泡”到衛(wèi)生員做新娘,這也揭開了他細膩不傻的一面。
Q:你拍過很多抗戰(zhàn)戲,角色和戲之間會不會有比較?
A:拍了這么多抗戰(zhàn)戲,其實我一直不太明白的是,當年這些人為什么要付出這么多?觀眾也很少能在戲里找到答案,體會不深!斗枴纺兀菜圃溨C荒誕,其實悲情得很,這幫接地氣兒的人,把很多疑問都解答了,因為突出人性,所以有了一幫真實可信的英雄。
TIPS 專家熱議
評論家彭加瑾:“番號”對照現(xiàn)實。
“番號”這兩個字確確實實大有講究,這是這部作品的命脈、靈魂,“番號”兩個字把歷史和現(xiàn)實很好地聯(lián)系起來。當年的主人公們?yōu)?ldquo;番號”進行了艱苦卓絕的斗爭,現(xiàn)在的我們,不也面臨著身份的焦慮?正處干部想提正局,副教授想當正教授。社會身份的承認確實也成了很重要的課題。《番號》從很小的地方入手,但把歷史和現(xiàn)實鉤連起來,讓我們在看這個歷史題材作品時,把自己放進去,從中得到啟示,得到鼓勵。這部劇提出問題,也很好地解決了問題,你要“番號”嗎?那你就必須努力,甚至要付出生命的代價。
司馬平邦(專欄作家):看祖輩生命如何死光?看活潑燦爛的生命如何一下消逝?
中國從1900年到1949年打了將近50年的戰(zhàn)爭,死了成千上萬人,我們把這些人的故事拍成電視劇為什么?就是告訴大家這種故事只能當傳奇,不能再來一次,再來民族就受不了了。《番號》在承擔責任上做得非常好,每個人都是英勇的榜樣,到最后都是殘酷的犧牲。有很多電視劇都是一個團圓的、開放式的結(jié)局,不太合理,真正合理的結(jié)局是悲慘的!斗枴泛汀独杳髦啊繁,用的不是陰謀而是陽謀,它更現(xiàn)實。和《暗算》比,是明著算;和《亮劍》比,是手里無劍依然要劍;和《歷史的天空》比,就是歷史的角落;和《順溜》比,這里是一群真正的順溜,更接地氣。相信對歷史不熟悉的人不會糾結(jié)歷史的細節(jié),而是震撼,看這段歷史如何過來?看祖輩生命如何死光?看活潑燦爛的生命如何一下消逝?這是殘酷而真實的,很多影視作品為了藝術(shù)有時候回避或者削弱這些!斗枴返阶詈螅阉邢矂≡厝刻咭贿,這是歷史劇的貢獻。
李準(文藝評論家):內(nèi)容上草根特點非常突出,用民間視角和民間敘事方式。
《亮劍》有民間視角,《中國地(微博)》也有民間視角,但這部戲不一樣,它是非常濃厚的底色。這中間除了九中隊幾個領(lǐng)導,所有人物都是草根,有北京話、唐山話、山西話、南方話、東北話、江浙話,如果沒有這些方言,這個戲的顏色就減去1/3。草根的廣泛性非常突顯,全國老百姓都在往英雄的隊伍中走。
丁臨一(文藝評家家):如果覺得戰(zhàn)爭是游戲,那完全是對歷史的褻瀆。
戲里個別地方血腥程度已經(jīng)接近我們可以承受的極限,建議導演今后拍類似的片子時,還是要適當?shù)刈⒁獗Wo,但對戰(zhàn)爭殘酷性的陣勢表現(xiàn)上是非常重要的。另外,戰(zhàn)爭主體是民眾,確實,這支隊伍里有八路軍、九路軍,有國軍,有土匪,有紅槍會,它已經(jīng)最大限度地把中國歷史面貌涵蓋了,戲的開局真實記錄了在敵后冀中土地上發(fā)生的極其壯烈讓人難以忘懷的一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