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0年出生,在1977年恢復高考時考上師范學院,畢業(yè)后成為中學的語文老師。從教后一邊當老師一邊安排家庭副業(yè),發(fā)動全家編織草帽、斗笠和簸箕等,自產自銷。到上世紀80年代初,資產達幾十萬元。
·1986年,有了第二個孩子,因違反計劃生育政策而丟掉了教師的飯碗。
·上世紀80年代后期,就任一國企辦公室副主任,后以方案競標形式成為一家不景氣企業(yè)的廠長。由于很快扭虧為盈,又兼任水泥制品廠、建材公司和貿易公司法人代表。
·1992年,租賃了一家瀕臨倒閉的企業(yè),注冊成立了淮安市引江建筑工程有限公司,成為其現在的太平洋建設集團的前身。同年,在南京繞路工程中掘得800萬元的“第一桶金”。
·1995年出資4000萬元組建了太平洋建設集團。
·1997年,在蘇北、蘇中的中小城市探索BT模式,在宿遷市墊資5000萬元為當地政府完成BT基建。
·2001年,開始大量采取BT模式運作基建項目,并以正負資產打包形式大規(guī)模并購國有企業(y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