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6月12日,美國財政部長貝森特在眾議院籌款委員會的聽證會上表示,如果主要貿易伙伴在關稅談判中表現(xiàn)出“誠意”,特朗普政府愿意將目前對美國主要貿易伙伴實施的90天關稅暫緩期延長至7月9日以后。這一表態(tài)被視為美國政府在中美及其他貿易談判中態(tài)度有所軟化的重要信號。
此前,特朗普政府于4月9日宣布對75個國家實施90天的關稅暫緩期,以緩解貿易摩擦的緊張局勢。然而,隨著暫緩期的臨近,美國與主要貿易伙伴之間的談判進展緩慢,部分國家或地區(qū)如英國已達成初步協(xié)議,但其他地區(qū)仍處于僵持狀態(tài)。貝森特在聽證會上強調,美國正與18個“重要貿易伙伴”推進談判,并表示如果對方未展開談判,美國將不會延長暫緩期。
這一表態(tài)也引發(fā)了市場對中美貿易談判前景的樂觀預期。根據博彩網站Polymarket的數據,截至6月6日,市場對美國與中國達成貿易協(xié)議的概率已超過50%。此外,美國財政部官員此前也表示,他們將在一周半內向各國發(fā)出是否接受或拒絕貿易協(xié)議的信函。這表明,美國政府正在積極尋求與各國達成協(xié)議,以避免關稅政策對經濟造成進一步沖擊。
然而,貝森特的表態(tài)也反映出美國政府在關稅政策上的靈活性。他指出,美國對等關稅的基準稅率目前為10%,但若談判破裂,美國仍可能恢復征收個性化“對等關稅”。這種政策的不確定性對全球供應鏈和企業(yè)經營帶來了不小的壓力。例如,中國光伏產業(yè)就因美國高額關稅而面臨轉口貿易的挑戰(zhàn),而歐洲企業(yè)也因美國對鋼鐵、鋁和汽車征收25%的進口關稅而感到擔憂。
盡管美國政府釋放出延長關稅暫緩期的信號,但其內部仍存在分歧。民主黨議員對財政赤字問題表示擔憂,認為延長暫緩期可能增加政府債務。對此,貝森特回應稱,新增關稅收入預計將達到2.8萬億美元,有望抵消部分財政赤字。然而,這一觀點并未完全平息外界的質疑,尤其是《華爾街日報》等媒體指出,美國政府在關稅談判中的態(tài)度似乎并不一致。
從經濟角度來看,美國的關稅政策對通脹和經濟增長產生了顯著影響。盡管4月CPI數據未體現(xiàn)關稅的直接影響,但專家普遍認為,關稅政策仍可能在未來幾個月內推高通脹預期。此外,美國制造業(yè)因關稅問題而面臨成本上升和供應鏈中斷的風險,導致部分企業(yè)削減開支,甚至裁員。例如,沃爾瑪已計劃裁員約1500人,以應對關稅帶來的不確定性。
與此同時,美國與主要貿易伙伴的談判進展也備受關注。目前,美國僅與英國達成正式貿易協(xié)議,并與中國達成框架協(xié)議。歐盟、日本、澳大利亞等國則表現(xiàn)出較強的談判立場,不愿輕易讓步。歐盟官員甚至表示,如果與美國談判破裂,將對價值近1000億歐元的美國商品征稅。這種強硬態(tài)度使得美國政府在談判中面臨更大的壓力。
盡管如此,貝森特的表態(tài)仍為市場帶來了一定的積極信號。他強調,美國政府愿意與“誠意”談判的國家繼續(xù)合作,并表示這將有助于推動貿易協(xié)議的達成。這種態(tài)度也得到了部分企業(yè)的好評,尤其是那些依賴美國市場的出口企業(yè)。然而,企業(yè)也提醒,即使暫緩期延長,未來關稅政策的不確定性仍需警惕。
總體來看,美國財政部長貝森特釋放的延長關稅暫緩期的信號,表明美國政府在中美及其他貿易談判中態(tài)度有所軟化,但仍保留了強硬的底線。這一政策的最終走向將取決于各國在談判中的表現(xiàn),以及美國政府內部對財政和經濟影響的權衡。未來兩個月,尤其是7月9日和8月12日這兩個關鍵日期,將是觀察美國關稅政策走向的重要窗口。
關于我們 | 保護隱私權 | 網站聲明 | 投稿辦法 | 廣告服務 | 聯(lián)系我們 | 網站導航 | 友情鏈接 | |
Copyright © 2004-2025 Cnw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中網資訊中心 版權所有 |
![]() |
京ICP備05004402號-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