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多年前,香港曾流行樂隊熱潮,達明一派是佼佼者之一,可惜劉以達與黃耀明最后因意見不合而分道揚鑣。達與明復合,一直是樂迷的心愿,但兩人對音樂取向分歧很大,加上性格上南轅北轍,要重新合作機會甚微,兩人上一次合作已是五年前了。
劉以達曾說過,除了音樂,他和黃耀明完全沒法溝通,當年兩人共組樂隊前,甚至互不相識。多年前,負責作曲的劉以達自知歌喉不行,于是便在一份音樂周報上刊登廣告覓知音,與對音樂同樣熱情的黃耀明相約見面,兩人一拍即合。
組合通常是人多勢眾的,Beyond是四人,太極有七子,但達明卻是兩人,這完全基于經(jīng)濟理由,演出收入只分兩份,總比分成四份、七份來得豐厚,所以,兩人的收入比其他組合的隊員高。在合伙前,劉以達留著長發(fā),黃耀明反而是短發(fā)的,但唱片公司的形象顧問認為,劉以達這樣的造型很“趕客”,而黃耀明俊秀不羈,卻梳個正經(jīng)八百的短發(fā),十分浪費,于是要二人轉換外形。達明一派大受歡迎,只是,兩人的矛盾卻越來越深,性格不合是原因之一,劉以達慢條斯理,與講求效率的黃耀明大相徑庭,但二人都因為音樂而互相容忍,只是到了后期,二人連音樂取向也出現(xiàn)分歧。
一直以來,劉以達主要負責音樂創(chuàng)作,黃耀明負責詞和唱,但后期兩人常常因為“感覺”而起爭執(zhí)。黃耀明表示劉以達的音樂令他沒有“感覺”,經(jīng)常要劉以達改變遷就,理由是“歌是由我唱出的,我必須要有那種感覺才唱得出真感情”;而劉以達則基于“無法認同他那種感情取向,所以很難作出他那種感覺的音樂”,各持己見之下,只好拆伙,另找人合作。
兩人分別發(fā)展,但都難以與其他合作者擦出火花。近年來,唱片公司都不肯為兩人出個人唱碟,但只要二人肯合作,萬事有商量。所以,每隔數(shù)年,達與明都會短暫合作,因為黃耀明希望有“能見人的音樂”,劉以達則比較實際,收入最重要,因為他堅持的音樂一直蝕錢;只是,每次合作后,兩人又很快分手,不是達受不了明,就是明忍不了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