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大西南剿匪記》,《林海雪原》的鮮明剿匪不同,《橋隆飆》則是另辟蹊徑,首度以土匪蛻變?yōu)橹骶,在黨“團結一切可以團結的力量”的方針指引下,變“剿匪”為“改匪”。而劇中橋隆飆和飆子軍之所以能被八路軍看重,有改造的價值和可能,是因為他們和傳統(tǒng)土匪有著本質上的區(qū)別,且戰(zhàn)斗力驚人。劇中橋隆飆率領他驍勇善戰(zhàn)的飆子軍,神出鬼沒,外打日本侵略者,內劫魚肉百姓的鄉(xiāng)紳惡霸,懲治見利忘義的走狗漢奸,橋隆飆的種種義舉大快人心,深受當?shù)乩习傩盏膼鄞。和日偽軍的第一次較量,飆子軍就以獨特的作戰(zhàn)方式,閃電般的“奪寶”效率,打的偽軍目瞪口呆,讓八路軍吃驚不已。足見飆子軍不是散兵游勇,而是一支有義氣,有戰(zhàn)斗力的民間抗日武裝。
劇中,飆子軍雖是一群義匪,但終歸是匪,缺乏組織紀律性和思想統(tǒng)一性。成員組成也很復雜,山野氣息濃,是不折不扣的草根軍團。如果請一群專業(yè)演員充當飆子軍,不僅會因成員數(shù)量多不現(xiàn)實,更脫離底層生活,有明顯的表演痕跡、顯得不真實。因此,《橋隆飆》中,打造“原生態(tài)”飆子軍,就成了該劇的群演要求和一大特色。
據(jù)出品方介紹,《橋隆飆》在云南拍攝,劇中大量的“飆字軍”成員都使用了當?shù)氐娜罕娧輪T。雖然這些演員沒有經(jīng)過系統(tǒng)培訓,也不懂高深的表演技巧,但他們本身的鄉(xiāng)土氣息與由貧民百姓組織起來的“飆字軍”不謀而合,像什么演什么,可謂是“原生態(tài)”出演,不僅凸顯了飆子軍的成員來源,更因純樸自然的本色表演,不受學院派表演理論束縛的自由發(fā)揮,讓飆子軍更貼近生活,更顯真實,成為邢佳棟精彩演繹土匪傳奇外,《橋隆飆》中又一道獨特的風景。
演員沒有大小,只有表演好壞。《橋隆飆》無論是專業(yè)演員還是群眾演員都以真實為特質,以精彩為追求,極力打造與眾不同,貼近角色生活的抗戰(zhàn)精品。對于這些“原生態(tài)”群眾演員,邢佳棟也表示了欽佩和贊揚,“我和我的彪子軍在一起,我們的關系就像兄弟一樣。我能從他們純樸自然的表演中,看到他們平常生活的樣子,包括說話,習慣性動作,都和他們平常的生活一致,絲毫沒有造作,刻意表演的痕跡。盡管他們只是群眾演員,鏡頭給的很少,但他們都很敬業(yè),吃了不少苦,表演很認真也很真實,給我的感覺――彪子軍是他們,他們就是彪子軍。這是一種態(tài)度也是一種能力,真是好樣的,我要向他們致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