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jù)百度進行的一項關(guān)于《紅樓夢》新造型的調(diào)查顯示,8000多投票者中有超過6000人選擇了“差勁,很難看”。對于遭到觀眾普遍質(zhì)疑的“額妝”頭飾造型,導演李少紅稱“額妝”造型的目的是為與世俗文化拉開差距,釵黛等主演采用額裝只是貴族小姐的妝容,其他人物由于分屬不同階級和等級,造型也各不相同。
對此專業(yè)性很強的觀點,我特地請教了紅學專家陳詔先生,他專門寫過一本《〈紅樓夢〉群芳圖》,書中的插圖由著名人物畫家戴敦邦所繪,此書曾在臺灣再版,可見兩岸學者對此書中的人物造型的認同度。當我把這一話題提給他的時候,他笑著說,導演李少紅的觀點是沒有絲毫學術(shù)根據(jù)的。他還給我舉了老版《紅樓夢》的例子,當年王扶林的專家班底有多達十幾個人,幾乎囊括了全國著名的“紅學家”,其中的人物造型就得到了專家的指導,從播出的效果來看,觀眾也是充分認同的。
對于“額妝”,他認為這是來自于戲曲藝術(shù),因為當時的戲曲由男性扮演女性,所以,梅蘭芳創(chuàng)造了“古裝頭”這一旦行中的發(fā)式,俗稱“包頭”,其中包括貼片子、勒網(wǎng)子、梳頭、上頭面,這為男性塑造女性,掩蓋了生理上與女性的差異,更趨真實和美觀,而這種“額妝”并不是生活中古代女子的形象。正在公映的影片《赤壁》中的小喬,也是葉錦添設(shè)計的,并沒有使用“額妝”,盡管反映的是一千多年前的故事,唯美主義的造型,使扮演小喬的林志玲贊美有加。
平心而論,觀眾對“額妝”的不滿來自于感性的審美直觀,專家從理性審美的角度發(fā)表的見解,倒是很值得新版《紅樓夢》參考的意見。婀娜多姿的紅樓美少女成了人見人厭的丑小鴨,這種審美觀上的標新立異,顛覆了觀眾心目中《紅樓夢》的美好形象。吳為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