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合肥縣志》記載:唐末五代十國時期,吳國的創(chuàng)立者楊行密為廬州(合肥)人。他巡視淮南,故鄉(xiāng)人民必以當地特產“大白鵝”配美味作料制成“鹵鵝”敬奉,吳王食之大悅,為眾人曰:“行密自幼貧寒,不敢忘本,以次鹵鵝進餐,稱之為‘貢品’。”“吳山貢鵝”的叫法也就流傳起來了。“吳山貢鵝”因此而得名。長豐吳山鎮(zhèn)遂成為它的原產地,當地幾乎所有的經營戶都是一家一個配方,一家一個工藝。
吳山貢鵝看起來是肉皮黃亮,聞起來肉香加上藥香很獨特,吃上一口更是皮爛肉嫩,回味無窮。因為鹵料中有16種中藥材,促使吳山貢鵝不但味道鮮美醇厚,而且具有清熱解毒,益氣補血,和胃補腎,生津止咳,消炎去腫等諸多食療功效。
在合肥大大小小的貢鵝店已經開了不知道多少家。有“三日不食吳山鵝,自疑不是合肥人”的說法。當然話有些夸張,但足以見得本地人對其的喜愛。作為合肥歷史最悠久的美食,吳山貢鵝匯集了廬州菜肴諸多特點———色澤清爽, 味美醇厚,且具“咸鮮”之特色,并以鵝頭、鵝掌、鵝膀、鵝肉、鵝血、鵝腸、鵝肝、鵝胗八件為主打,形成了獨特的“全鵝宴”。食客們可以根據自己的口味喜好選購,味道都不輸鵝肉,甚至更具咬趣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