詛咒的第一種解釋:致命真菌
一九八九年,美國考古學家肯特·威尼斯在帝王谷中,主持發(fā)掘了一座編號為K-V5的陵墓。在這座陵墓里,埋葬著十九王朝拉美西斯二世的四十八位王子。
陵墓早已被盜掘一空,但是它仍然留給發(fā)掘者們一個意外收獲:這是一座黑暗而潮濕的陵墓,墓中隨處可見一團一團奇怪的東西。它們以木乃伊和陪葬的食物為食,滲入的尼羅河洪水又給它們帶來了更多的食物。更重要的是,這些家伙不需要氧氣。
詛咒的第一種解釋:致命真菌
這些致命真菌的發(fā)現(xiàn),與圖坦卡蒙陵墓發(fā)掘記錄中的一條訊息十分吻合。那就是,圖坦卡蒙王陵在最初被開啟的時候,墓中也發(fā)現(xiàn)了許多成團的“莫明其妙的東西”。它們很可能就是和王子墓中同樣的致命真菌。也就是卡那馮爵士、以及更多受害者致死的重要原因之一。
為什么發(fā)掘K-V5的考古者們沒有一個死于非命呢?
那是因為,現(xiàn)代的科學技術,已經讓人們明白了隔離的重要性?脊抨爢T們在最初進入墓室的時候,都會穿戴上防護的服裝,以及面罩、手套等等。
而在發(fā)掘圖坦卡蒙王陵、以及更早以前其它的發(fā)掘時,人們還沒有這種意識。
那位在狂亂狀態(tài)中死去的德國人杜米切恩教授,他那個時代的防護裝置,僅僅是將一塊橘皮綁在鼻子下面,用以沖淡一些墓穴的異味而已,根本不可能將致命的真菌孢子與自己隔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