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實,在這之前,也曾發(fā)現(xiàn)過類似的事。
1946年,一位石油地質學家在美洲墨西哥的石油礦床里,發(fā)現(xiàn)了一只冬眠的青蛙。這只被埋在2米深的礦層里的青蛙,被挖掘出來時,皮膚柔軟,而且富有光澤,顯然還活著。兩天之后,它才死去。地質學家對這個礦床進行了科學測定,證實這個礦床是在200多萬年前形成的。這只青蛙顯然不可能在礦床形成之后進入礦層。這么說來,這只青蛙在礦層里已生存了200多萬年。
青蛙、蟾蜍為什么能在密封的環(huán)境下生存1000多年,乃至200多萬年呢?
許多科學家對這一自然現(xiàn)象進行了不懈的探索和研究。
生物學家發(fā)現(xiàn):當氣溫上升10℃時,青蛙和蟾蜍的新陳代謝作用會加快2—3倍;而氣溫下降10℃,代謝作用則減慢到1/3。因此,埋藏在密封環(huán)境中的青蛙、蟾蜍,不受到季節(jié)的更替、天氣的變化影響,幾乎處在“恒溫”的狀態(tài)。這實際上就等于把生命貯藏起來,幾乎不進行新陳代謝,幾乎不消耗能量,所以能長期不吃東西而不死亡。
美國的一位生物學家還做了這樣一個實驗:將幾只即將進入冬眠的蛙予以降溫處理,降至-6℃,并保持1個星期;之后慢慢地提高溫度解凍,結果蛙居然仍會活。他取出蛙的肌肉,對肌肉內(nèi)的化學成分進行分析,發(fā)現(xiàn)有甘油存在。因此他認為青蛙、蟾蜍之所以能活那么久,與它們冬眠時體內(nèi)形成的甘油有關。此外,也有些科學家還提出各種不同的看法。
看來這一自然動物之謎的徹底揭開,仍有待于科學家們的進一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