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慧聰消防網(wǎng)】3月29日,從北川羌族自治縣政府辦獲悉,今年清明節(jié)和“5·12”周年,北川籍群眾可憑身份證進入北川老縣城向遇難者進行悼念、祭奠。
解禁時間為:4月1-4日,07:00-19:00。周年祭期間,北川老縣城將再次解禁。解禁時間為,5月10日-12日,07:00-19:00。解禁之前,北川將對縣城廢墟再次進行噴灑消毒。
文明祭祀,越來越受到人們的關(guān)注與歡迎。祭奠遇難同胞,同樣也可以采取文明方式,例如:種樹、敬獻鮮花、網(wǎng)上悼念、祭文悼念等等。中國民俗學會理事長劉魁立說中華民族的傳統(tǒng)節(jié)日體系具有悠久的歷史,千百年來在人民的生活中占據(jù)著重要地位,具有促進和諧、培育道德等功能。時代雖然在變化,但傳統(tǒng)沒有變,不管采取什么形式祭奠,都應該是莊重的、文明的,而不應是低俗的甚至是毀壞性的。“清明掃墓極容易引發(fā)火災”,清明節(jié)前后,人們掃墓時燃放鞭炮、燃燒紙錢,極易引起火災,建議不帶火上山,不燃燒紙錢香燭不燃放鞭炮,取而代之用鮮花、彩幡,小花籃或自制的小紀念品等。這樣,既可有效防止發(fā)生火災,又可減少環(huán)境污染和空氣污染,還能保持墓地的清潔。做到文明、安全掃墓,以文明方式緬懷遇難同胞。
[汶川地震一周年]周年祭日北川老縣城開放
中新社發(fā) 周瀟男 攝
5月10日,已經(jīng)成為一片廢墟的北川縣城在周年紀念期間解禁開放,允許當?shù)厝罕娗巴z址祭拜。
圖名三者幸存者站在廢墟上遙望自己曾經(jīng)的家。中新社發(fā) 周瀟男 攝
吊唁者用一張白紙寫上“哀念”掛在樹上,祭奠逝去的親人。中新社發(fā) 周瀟男
中新社發(fā) 周瀟男 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