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于郎平個人來說,這次的晉級更是別有一番意義:美國女排上一次進入決賽是在1984 年洛杉磯奧運會上,而那一次的對手就是中國隊。正是“鐵榔頭”郎平的最后一擊,粉碎了東道主的金牌夢;24年后,郎平以教練的身份帶領(lǐng)美國女排殺入了決賽。“這次帶隊參加奧運會,跟1984年作為隊員參加奧運會感覺很不一樣。”郎平坦言:“教練的身份意味著更多的責(zé)任。”
“能夠贏得這場勝利,最重要的還是隊員們都發(fā)揮得很好。”郎平在賽后毫無保留地將贊美送給了美國隊的隊員們,“這次她們當(dāng)中不少人都是最后一次參加奧運會了,我也很希望隊伍能夠贏得好成績,給她們留下美好的回憶。”美國隊能以如此懸殊的比分戰(zhàn)勝古巴隊,顯然出乎不少人意料之外——畢竟在兩隊此前的交鋒記錄中,美國隊一直處于劣勢。“跟古巴隊打從來都很艱難,從來都沒有3∶0贏她們。”郎平說:“曾經(jīng)有0∶3輸過,而我們戰(zhàn)勝她們一般都是很接近的比分,比如說3∶2。”
此前在1/4決賽中,面對歐洲勁旅意大利隊,美國隊在兩度落后的不利局面下完成逆轉(zhuǎn),成功晉級半決賽。這樣來之不易的勝利,顯然更能讓人振奮。“贏了意大利之后,我們的隊員一直都很興奮,卻讓我有些擔(dān)心。我盡量讓她們平靜下來,告訴她們現(xiàn)在還不是慶祝的時候,因為美國隊的目標(biāo)不單單是四強,最終我們還是希望贏得獎牌。所以現(xiàn)在要忘掉這場勝利,好好準(zhǔn)備半決賽。”顯然,郎平的話起了作用,美國隊今天開場很快就進入狀態(tài),并且在比賽過程中一直保持著高昂的士氣。
郎平1984年洛杉磯奧運會以世界第一主攻的身份征戰(zhàn)奧運,幫助中國女排拿到金牌;12年后,郎平在1996年亞特蘭大奧運會上率領(lǐng)中國隊殺進決賽;又過了12年,郎平率領(lǐng)美國隊在2008年北京奧運會上再次闖入決賽。每一次在奧運會上亮相,人們都看到一個不同身份的郎平,唯一不變的,是她總能交出一份出色的答卷。(記者 李長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