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1月14日是閩侯傅筑小學期末考的日子,全校470多名學生正在緊張地備考。但日前閩侯縣教育局發(fā)布的一個通知,打亂了全校師生的計劃——去年剛翻修的校舍要被拆除了。
昨日上午,記者在閩侯青口鎮(zhèn)傅筑村的大街上見到上述通告,通告顯示:傅筑小學除宿舍樓以外,其余校舍均屬于嚴重危房。縣教育局兩次下達通知,必須在12月底前將學生分流到附近宏嶼小學、集東小學和鏡上小學就讀。
通過一條彎曲的小路,記者來到了夾雜在村民民房中的傅筑小學,校門口圍滿了眾多家長。
家長們普遍反對將孩子分流至通知中選定的三所學校。因此,盡管通知已貼出兩天,仍沒有學生家長到相應的學校登記。
據(jù)了解,傅筑小學的學生均來自于附近的蓮峰村、傅筑村、梅嶺村三個村莊。令許多家長疑惑的是,分流的幾所學校距離他們都較遠,步行時間都在30分鐘左右。三個村莊周圍還有一些距離較近的學校,比如青口、滬嶼、大義三所小學,對于分流的學校,校方為什么舍近求遠呢?
有村民說,分流的三所學校位置都比較偏僻,家長走路接送相當不方便,特別是有些要接小孩回家吃飯,最多的時候一天要來回8次;如果坐車,需要橫穿國道,不安全,并且還沒有直達的。
另外,據(jù)介紹,傅筑小學是去年暑假期間剛翻修過的,許多家長對此很是不解:剛修一年多的校舍,怎么就變成嚴重危房了呢?
傅筑村的一名村民說,傅筑小學修建于1964年,是蓮峰村、傅筑村、梅嶺村三個村莊的村民共同籌建的,校舍共有兩層,內(nèi)部是木頭結(jié)構(gòu),外部由磚頭搭建。2009年暑假,學校進行過翻修。據(jù)村民透露,翻修金額在30萬元左右。這個數(shù)字得到了一名村干部的確認。
傅筑小學嚴校長說,舍近求遠的原因是附近的學校人數(shù)都滿了,只能分流到其他學生較少的學校。至于翻修學校的事情,他不知情,目前他也在等待上級的通知。
部門回應
縣教育局:
無法修建消防通道
抗震級別也未達標
閩侯縣教育局江道平局長說,傅筑小學修建在傅筑村的一個山頭上,周圍都是密集的村民樓房,通往學校的道路狹小,無法達到消防通道的要求。另外,自從汶川地震后,國家關(guān)于校舍的抗震標準提高了,沿海一帶的校舍抗震級別是8級。經(jīng)專業(yè)的檢測隊檢測,傅筑小學無法達到這個要求,并且沒有加固的價值。
既然是無法達標的校舍,為什么還會進行翻修?江局長稱,兩年前,縣教育局就提出拆除傅筑小學、選新址建校的要求,但在實施中一拖再拖,去年校舍已經(jīng)破爛不堪,安全隱患很大,因此翻修了校舍。
青口鎮(zhèn)政府:
現(xiàn)有四套過渡方案
新址還在協(xié)商當中
閩侯縣青口鎮(zhèn)政府宣傳委員辦公室王華其說,昨日鎮(zhèn)政府、三個村莊村委以及一些家長共商討出四套過渡方案:一、按照要求分流到附近三所學校;二、在現(xiàn)在學校操場上租賃活動板房辦學;三、三個村莊分別負責2個年級學生的辦學地點;四、在現(xiàn)在校舍內(nèi)繼續(xù)辦學,直至新校建成,這期間家長必須配合學校做好安全工作。
對于拖了兩年多的新校址,王華其說,“主要原因是征地問題,我們將盡快把新校址的土地協(xié)商下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