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慶市江津區(qū)委書記王銀峰以“影響政府辦公樓的風水”為由,要求當?shù)匾粋合法樓盤“水映康城”項目停建。事發(fā)后被稱之為“風水門”。王銀峰否認“風水說”。如今錄音出來了,除了“風水說”,居然還有諸多說不清道不明的說。(10月14日《濟南時報》)
按我們小民百姓的想像,房地產(chǎn)開發(fā)商與政府歷來是穿一條褲子的,更直接的說法是,政府被開發(fā)商綁架云云。“風水門”事件一出,他們雙方打到大街上了,倒方便了我們小民百姓圍觀,看出了諸多貓膩。
首先,風水說確實存在。書記對開發(fā)商說的是:“你懂不懂風水?在這個地方你的建筑起來了,就擋了政府的辦公樓。”開發(fā)商可能不懂風水,對他們來講,錢就是風水。但書記乃北京大學理學博士出身,曾在中國科學院河南地理研究所做過副研究員,現(xiàn)在又被尊稱為學者型官員。難不成所謂的學者型官員,就是富于風水學術?風水對他又意味著什么呢?摟官還是摟錢?多子多福抑或延年益壽?
其次,黑惡說隆重出場。錄音里的話就像教師爺訓導學生一樣,以雙重設問開場:“你知道重慶為什么打擊黑惡勢力不?你知道什么叫惡不?跟政府作對就是惡!”至于什么叫“跟政府作對”,我們就不得而知了,但是根據(jù)書記錄音,可以推理一下。書記說:“我不知道是哪個領導批的,如果我在這里,你就批不了!”看意思,政府就是領導,跟領導作對就是“黑惡”。也許正是有了這樣的底氣,書記才跟開發(fā)商叫板:“要想跟政府玩的人,我們陪到底”!甚至連“胡扯”、“放屁”這樣的重型炮彈都使用上了。
還有,書記也稱衙門。我們小民百姓平日里有冤無處訴,會把政府調(diào)侃為衙門。沒想到書記也叫喚“這里是衙門”?鬃诱f,名不正則言不順,書記親自給政府正名,我們百姓以后就順了。
最令人意外的是真實房價!書記云:“誰不知道你修建的成本才每平方米1300多元。”這話太傷我們圍觀者了。書記說“誰不知道”,其中的“誰”根本不包括我們百姓,僅包括他們衙門與開發(fā)商。看來所謂的穿一條褲子確實不虛。但是不是房地產(chǎn)商綁架政府,就難說了。因為按照中國重農(nóng)抑商的傳統(tǒng),商人也一直是被政府盤剝的對象,導致商人要么與政府結(jié)托,要么從自家子弟中培養(yǎng)官員,官商打成一片。如今打到什么狀態(tài)了,我們圍觀者是沒有譜的。
單就此次風水門事件,到底哪方勝出,我們也不敢斷言。因為這種官商博弈,不但是多重博弈,還是多手博弈。博弈的次數(shù)多,博弈的對象更多,不定哪兒伸出個第三只手重新翻盤呢。所以我們還得繼續(xù)圍觀下去。
就目前情形看,書記明顯占下風。第一,說假話。明明說過風水,偏偏說沒有。還激將對方公布錄音。錄音公布出來了,又說自己沒想到對方拿著錄音筆呢。難不成有無錄音筆,還意味著談話有別嗎?第二,說真話。正是由于不知道對方拿著錄音筆,才意氣風發(fā)地說了諸多真話。比如風水說、黑惡說、衙門說、成本說、陪玩說、胡扯說、放屁說等等。
不知什么時候起,我們的官員就兩套語言系統(tǒng)了,公開的與私下的、能拿上桌面的與不能拿上桌面的,F(xiàn)在可好,商人們學會使用錄音筆了。怎辦?要不要實行錄音筆實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