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幾天,網(wǎng)民正在熱議“袁隆平院士買車”。7月19日,“雜交水稻之父”袁隆平院士一身便裝,帶著一家子在長沙看車展,院士還招呼家人坐上一臺國產(chǎn)轎車試試手感,后來又被奔馳一款敞篷車吸引。報道中說,袁院士是一位汽車發(fā)燒友,“家里已經(jīng)有六七輛車”。與網(wǎng)上總是充滿“仇富”的討伐聲不同,對于袁隆平院士買車,網(wǎng)民卻一邊倒地支持:“袁老就是有七八架私人小飛機也配!”對此,袁隆平的助手回應,袁隆平院士是一個很簡樸的人,只有一輛價值十幾萬的車而已,其他的車是他兒子和媳婦的。
“袁隆平院士買車”引來的熱議,派生出網(wǎng)絡又一個流行詞“仇富不仇袁隆平”。有意思的是,就在熱挺袁隆平院士買車的前幾天,網(wǎng)民正在對高管拿天價高薪高聲指責和質(zhì)疑。
反差如此之大,說明社會上彌漫的“仇富情緒”并非窮人眼紅而吐出的一口惡氣,也非“酸葡萄心理”在作祟。正如網(wǎng)友所言,老百姓仇視的是靠掠奪財富發(fā)跡的寄生蟲,而敬重真正靠勞動和技術創(chuàng)造財富的富人。社會上富人很多,但也不是個個都挨罵。每當看到袁老的新聞,很多人心中都會肅然起敬。一粥一飯當思來之不易,半絲半縷恒念物力維艱。沒有這位偉大的“雜交水稻之父”一生在地頭田間鉆研攻關,中國人口、乃至世界幾千萬人的吃糧問題怎么解決?因此,力挺院士買車,表面上看,是對他的社會貢獻和價值的強烈肯定,是對這位一向低調(diào)、簡樸老人“享受一回”的善意理解,深層看,背后卻有更強的民意訴求,那就是對合法創(chuàng)造財富、追求陽光財富的力挺。
中國目前堪稱世界奢侈品消費大國,許多富豪一擲千金的氣派,往往令尚為溫飽奔波的人們產(chǎn)生復雜的情感,當“紅頂煤商”、幕后交易、權(quán)力尋租的故事接二連三曝光……這絕不是一句簡單的“嫉妒”、“眼紅”或者“仇富心理”所能解釋的。必須承認的是,在這種復雜情緒的背后,往往有很多無法回避的公眾詰問:有多少財富是靠市場的潛規(guī)則而來?有多少財富伴隨著權(quán)力和腐敗而獲?有多少財富是傷害大眾利益而積累的?有多少財富是借壟斷和霸權(quán)巧取豪奪獲得的?每一問的后面,都有無數(shù)個法律定案。
每個人都有過“成為富人”的夢想。對于富人,普通百姓并非天生抱有反感,天生心里不平衡。大多數(shù)人都崇尚用自己能力合法創(chuàng)造財富的人。他們偶爾被激起的“仇富情緒”其實只是針對“問題財富”。相反,對那些在公平、公開、依法的過程中獲得的財富,公眾會毫不吝惜地抱以熱烈的掌聲和長久的尊敬。
唐代詩人姚崇有句話值得記。“與其濁富,寧此清貧。”合法創(chuàng)造財富,創(chuàng)造出經(jīng)得起陽光檢驗的財富,是建立公平公正社會的必然要求。“仇富不仇袁隆平”,這個流行詞的出現(xiàn),為創(chuàng)造陽光財富提供了一個坐標,也為那些指責“仇富情緒是窮人惡習”的人提供了一次反思的機會。
工人日報:袁隆平院士買車與仇富不仇袁隆平
來源:工人日報
時間:2008-07-28 10:19:40
作者:成露 責任編輯:
要了解更多,可繼續(xù)查閱相關資訊:
推薦新聞圖片
熱點關注
熱點圖片新聞
評論熱文
推薦文章
關于我們 | 保護隱私權(quán) | 網(wǎng)站聲明 | 投稿辦法 | 廣告服務 | 聯(lián)系我們 | 網(wǎng)站導航 | 友情鏈接 | 不良信息舉報:yunying#cnwnews.com(將#換成@即可) |
Copyright © 2004-2013 Cnw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中網(wǎng)資訊中心 版權(quán)所有 |
![]() |
京ICP備05004402號-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