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資的菜譜
涼菜 廣芥瓜兒、咸菜、杏片、梅子姜、萵苣筍、越梅、芥辣瓜旋兒、細料馉饳兒
熱菜 酒醋白腰子、三鮮筍炒鵪子、烙潤鳩子、蝤蛑簽、
石首魚、糊炒田雞
熱羹 百味羹、頭羹、新法鵪子羹、三脆羹
小資的美酒
東京汴梁的酒店里出現(xiàn)了專門的“茶飯量酒博士”,后來簡稱為“酒博士”!稏|京夢梁錄》記載:“凡店內(nèi)賣下酒廚子,謂之‘茶飯量酒博士’。更有街坊婦人,腰系青花布手巾,綰危髻,為酒客換湯斟酒,俗謂之‘焌糟’。” 當時的人喜歡把酒燙熱了喝,可以讓“焌糟”嫂嫂幫你燙著,一定是要熱熱的喝才好,杯中一空她會幫你滿上。但是當時酒店里的酒價格不菲,所以對喜歡喝酒的人來說是一個噩耗,一瓶好酒開價最低也要70文。
當時酒的品牌有:真珠泉、皇都春、常酒、和酒、浙西產(chǎn)皇華堂、浙東產(chǎn)爰咨堂、揚州產(chǎn)瓊花露、蘇州產(chǎn)齊云清露、越州產(chǎn)蓬萊春、秀州產(chǎn)清若空、南京產(chǎn)秦淮春。
下午
瓦舍里面看相撲 小資驚聲尖叫
這四位酒足飯飽后,下午的活動早已安排妥當,那就是去汴河眾安橋的“瓦子”看文藝演出。
宋朝時市民的娛樂生活很豐富,他們主要的游樂場所叫“瓦子”和“勾欄”。“瓦子”又稱“瓦舍”,取“來時瓦合,去時瓦解,易聚易散”之意。“瓦子”是城市中大型、綜合性的文藝演出場地。它的內(nèi)部由不同的專業(yè)藝人圈成許多小圈子,用欄桿、繩索、幕幛分開,這種分開的小圈子稱為“勾欄”。
當時汴梁城中有50多家“瓦子”,“瓦子”里玩鬧的項目很多,有相撲、影戲、雜劇、傀儡、唱賺、踢弄、背商謎、學鄉(xiāng)談等表演,這些內(nèi)容都是人們喜聞樂見的,頗有今日爭看“賀歲片”的架勢?傊,瓦子給人們以視覺、聽覺、心情愉悅等多重享受,當然也要花費不少銀兩。而這四位表面看起來文縐縐的才子最喜歡看的竟是相撲比賽,隨著比賽進入高潮,尖叫聲此起彼伏,四位小資也沉浸其中,隨聲附和。
夜生活
斗茶奪魁得龍井 閑坐品茗聽三國
夜晚,汴梁城的街市依然燈火通明,人潮洶涌,從紅燈高掛的各種酒樓、茶館中傳來的藝人作樂聲、市民歡笑聲、絲竹管弦之調(diào)、暢懷痛飲之音,久久不息。這四位小資也在其中,他們晚上的主要活動是喝茶和聽書。
有名的茶館大都集中在汴河的虹橋附近,虹橋是汴河13座橋梁中最富特色的一座。這座橋沒有用柱子,是一座木拱橋,橋上用紅色的顏料裝飾,宛如飛虹,因此稱為虹橋。
宋朝的茶文化是非常發(fā)達的,如形式高雅、情趣無限的“斗茶”,就是宋人品茶藝術的集中體現(xiàn)。“斗茶”又稱“茗戰(zhàn)”,是以競賽的形式品評茶質(zhì)優(yōu)劣的一種風俗。斗茶具有技巧性強、趣味性濃的特點,而且對于用料、器具及烹試方法都有嚴格的要求,以茶面湯花的色澤和均勻程度、盞的內(nèi)沿與湯花相接處有沒有水的痕跡來衡量斗茶的效果。要想斗茶奪魁,關鍵在于操作:一是“點”,即把茶瓶里燒好的水注入茶盞;二是“擊拂”,即在點湯的同時用茶筅旋轉(zhuǎn)擊打和拂動茶盞中的茶湯,使之泛起湯花。
四位當中張、陳二位可說是斗茶高手,二人經(jīng)常斗茶奪魁,茶館給奪魁者的獎勵是一壺上好的西湖龍井。四人便一邊喝著龍井茶一邊聽說書人說書。
說書,是宋朝新創(chuàng)的藝術形式之一,根據(jù)說的內(nèi)容不同,大致分為三種:講史、說經(jīng)、小說。講史主要是以歷史故事為題材進行說書,當時最成熟的題材是三國故事,稱為“說三分”。這種“說三分”為小說《三國演義》的形成奠定了基礎。
“說三分”也是四位小資最喜歡的節(jié)目。他們聽到劉備失敗就皺眉嘆氣,甚至痛哭流涕,聽到曹操失敗就眉開眼笑,可以說是劉備的忠實的粉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