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啊——”江青站在防空洞的洞口驚嚇地喊道,“天呀!” 是的,天!3顆捆在一起的炸彈,就落在人們的身后、毛澤東的身旁,大家伸手可觸!
1948年4月9日,毛澤東乘汽車離開臺懷,晚上到達河北境內的龍泉關。
4月10日,毛澤東到達了河北阜平縣的西下關村。
4月11日上午,毛澤東委托任弼時等同志召開了阜平地區(qū)村干部參加的土改工作座談會,向大家詳細了解土改、執(zhí)行政策、文化教育、群眾生活等方面的情況。
下午,毛澤東驅車到了阜平縣的城南莊。
城南莊是晉察冀軍區(qū)的所在地。軍區(qū)司令員聶榮臻將他過去住的房子騰給了毛澤東和江青,自己搬到軍區(qū)大院后面一排房子去住了。
在城南莊,毛澤東再一次委托任弼時召開了阜平、曲陽、定縣三縣縣委書記和部分區(qū)委書記參加的土改和整黨工作匯報會,并親自向參加會議的部分干部調查了解情況,征求了意見。
4月18日,毛澤東接到東北野戰(zhàn)軍司令員林彪、政委羅榮桓的來電,稱東北野戰(zhàn)軍計劃用9個縱隊攻打長春,其中7個縱隊攻城,2個縱隊打援,請示中央軍委明令定奪。
鑒于外線戰(zhàn)場形勢,毛澤東在城南莊及時召開了重要的軍事會議。參加會議的人員,除周恩來、任弼時外,還有朱德、陳毅、聶榮臻、李先念、張際春等同志,大家在一起共商軍情大事。
4月24日,在軍事會議進行中,毛澤東回電林彪、羅榮桓,同意了東北野戰(zhàn)軍先打長春的作戰(zhàn)計劃。
4月27日,毛澤東給華北人民政府副主席藍公武寫去一封信,意邀其來城南莊一敘:
三十年前,拜讀先生在《晨報》及《國民公報》上的崇論宏議,現(xiàn)聞先生所住距此不遠,甚思一晤,借聆教益。茲派車迎候,尚蒙撥冗枉駕,無任歡迎。
4月28日,中央的軍事會議開了10天后,正當毛澤東準備迎接藍公武之際,突然接到了粟裕從華東發(fā)來的一封電報,要求中央軍委重新考慮三個月前電令他率一、四、六三個縱隊渡江南進的指示,建議三個縱隊暫不過江,留在中原打一場大仗。
粟裕在電報中分析了中原形勢,闡明了自己的觀點。
面對這樣一封“抗命”來電,毛澤東感到很震驚,因為這封大膽的來電,從某種意義上講,是否定了黨中央和毛澤東關于組建解放軍第一野戰(zhàn)兵團渡江南進的命令。
毛澤東立刻重新召集了周恩來、任弼時、朱德、陳毅、聶榮臻等人一起商討此事。
在房間里,毛澤東大口大口地吸著煙,抬眼問陳毅:“陳老總,你是怎樣看這個問題呀?”
陳毅不假思索地說:“粟裕將軍的戰(zhàn)役指揮,一貫保持其常勝記錄,計謀愈出愈奇,仗愈打愈妙!照我看,華東軍事指揮主要靠他,我們黨能有這樣的人才,百把個就差不多了……”
“我是說他的這封電報!”毛澤東對在座的人強調說,“三個月前,中央決定將華東野戰(zhàn)軍的一、四、六三個縱隊調去黃河以北的濮陽地區(qū)休整,編成一個兵團,由粟裕擔任司令員兼政委,渡江南進,開辟東南各省,繼續(xù)發(fā)展戰(zhàn)略進攻,吸引國民黨軍隊回師江南,以便減輕劉鄧大軍在中原的壓力,可粟裕他來電不去江南,要留在中原,你們都怎么認識呀?”
周恩來對粟裕的來電也深感震動,但他此時卻沉住氣冷靜地說:“主席,先不要著急。我的意見是請粟裕立刻來河北,向主席當面匯報,講清他的想法為好。”
朱德也說:“可以叫他來一趟嘛!”
“那好!”毛澤東當機立斷,“立刻發(fā)電報,今日是4月28日,請粟裕務必于5月5日以前趕到這里,向中央軍委當面匯報他的設想!”
毛澤東累了。正像他自己曾經說過的那樣,主要是“腦子累了”。
一連兩天兩夜,毛澤東又沒有睡好覺。
在這兩天兩夜,他一直反復考慮著粟裕的電報內容,一面給挺進大別山開創(chuàng)根據(jù)地的劉伯承、鄧小平擬寫了一份長長的電報稿,一面還起草了召開全國政治協(xié)商會議的通知。
寫完通知,天已蒙蒙亮了。
毛澤東習慣性地走到院子里散步,扭扭腰,擴擴胸,做幾下深呼吸,然后回到房間里收拾好筆墨和文稿,對侍衛(wèi)在身邊的李銀橋說:“銀橋,我休息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