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人才層面審視能力素質(zhì)之變——
裝備更新需要“知識擴容”
“營長,你不能碰,請先熟悉注意事項!”
2011年7月,旅作訓科參謀軒繼東走馬上任遠程火箭炮營營長。上任當天,他放下背囊直奔訓練場?吹叫卵b備,他一時禁不住“手癢”,不料被一名老士官攔下來。

指戰(zhàn)員在做發(fā)射前準備工作
雖為營長,自己卻是新裝備的“門外漢”。那一夜,軒繼東徹夜未眠。第二天,他便換上列兵軍銜、打起背包住進班排,拜連隊干部和老士官為師。從操作火控計算機到人工操瞄,從穿脫炮衣到吊裝扶彈,這個特別的“徒弟”爬上爬下練得風生水起。
5個月后,軒繼東做到了對新裝備戰(zhàn)技術性能“一口清”,能熟練掌握新裝備操作流程、戰(zhàn)術運用。“徒弟”營長經(jīng)過士官“師傅”們的嚴格考核,終于拿到操作新裝備的“上崗證”。
想當年,大學生士兵余波卻是另一番感受。作為計算機專業(yè)高材生,他沒料到,過遠程火箭炮系統(tǒng)理論這一關,會這么艱難。
進營指揮班第一天,光是領教材就搬了2趟——各類說明書、教程、手冊足足31本。3個多月日夜苦學,很多原理還是一知半解,余波一度打起了退堂鼓。

火箭炮遠程精確打擊
與傳統(tǒng)火炮相比,遠程火箭炮系統(tǒng)涉及電子、計算機、網(wǎng)絡、機械等更多學科領域。面對換裝帶來的挑戰(zhàn),大學生士兵尚且難于應付,對普通的戰(zhàn)士來說,更不容易。
“如果遠程火箭炮是匹烈馬,理論就是韁繩,握不住韁繩,就降不住烈馬。”營教導員王培成告訴記者,裝備更新需要“知識擴容”。
從人才層面審視能力素質(zhì)之變,讓全營官兵的努力方向更加明確。如今,該營80%的官兵通過了計算機等級考試,一批電氣工程師、信息工程師脫穎而出,全營人才隊伍的能力結構煥然一新。5年來,該營先后有13名戰(zhàn)士考上軍校,占全旅考上軍校人數(shù)的“半壁江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