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2年,美軍“千年挑戰(zhàn)2002”兵棋演習中,模擬伊朗通過部署小艇艦隊確認藍軍艦隊位置,搶先發(fā)動反艦導彈齊射攻擊,摧毀包括1艘航母、10艘巡洋艦和5艘登陸艦在內的16艘艦艇,造成超過2萬人死亡,這一演習有力地證明了快艇群在近岸海域的作戰(zhàn)威力。截至2007年底,伊朗擁有上千艘突擊艇,均可搭載高速魚雷,在狹窄的霍爾木茲海峽對大型艦艇有極高的威懾能力,成為美海軍頭號威脅。
由于快艇群的威脅主要體現(xiàn)在近距離突然襲擊上,其攻擊火力并不強大,因此只要能夠在不使用武力的情況下將其攔截在攻擊范圍之外,就可以有效遏制其威脅。而要實現(xiàn)這一點,最有效的辦法就是部署高速艦艇,利用機動能力對敵快艇實施攔截,迫使其在進入攻擊范圍前轉向停航。如果敵方拒不轉向,高速艦艇則可使用輕型導彈和艦炮進行打擊,并利用高速性能保持在敵方攻擊范圍外。掃雷和反潛是海軍的傳統(tǒng)需求,很容易通過搭載專用設備實現(xiàn)。

圖片:展開橫向隊形的伊朗突擊艇群,當它們拉大間距時,伯克的低射速127艦炮很難在短時間內將其摧毀,而LCS的57和25毫米速射炮則可將其迅速消滅。
以應對快艇為主的需求造就了LCS獨特的設計,該艦最高航速高達47節(jié),是最快的大型戰(zhàn)艦。打擊快艇不需要很強火力,因此該艦只配備了57和25毫米艦炮,原計劃搭載的XM-501輕型導彈因故取消。由于不準備參與中高強度對抗,因此該艦防御能力很弱,只有一部海拉姆近程防空導彈發(fā)射架。

圖片:東風21反艦彈道導彈是改變世界海戰(zhàn)形式的劃時代武器,使大國之間高強度海戰(zhàn)的樣式發(fā)生翻天覆地的變化,美海軍對此極不適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