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千雅
2010-9-30 北京 日前,實力派唱將徐千雅發(fā)布的一首新作《山楂樹之戀》引起了廣泛關(guān)注,據(jù)了解,這首與張藝謀熱播中文藝大片同名的歌曲,與該電影并無關(guān)系,并且徐千雅演唱的《山楂樹之戀》在相關(guān)媒體的報道中,也與《山楂樹之戀》這本書未有太多聯(lián)系,只是歌曲創(chuàng)作者何沐陽、吳孌在閑暇看過小說之后,觸動中找到了一種文革時,迷失年代、純真歲月的感懷,從而創(chuàng)作了這首新作。
在社會與經(jīng)濟大發(fā)展的今天,許多年輕人對于文革時代幾乎已經(jīng)未有認知。曾經(jīng)《青春祭》、《蹉跎歲月》、《孽債》都深刻描繪出了文革時代下特別的感情,純真潔白的年代,又是暗夜籠罩的歲月,愛與恨、糾結(jié)、羈絆、各種情感疊加的時光,讓未曾經(jīng)歷過的人都能感受到那個時代的悲歡。但是對于現(xiàn)如今更多的80后、90后青年一代來說,文革已經(jīng)是非常過去式的“舊照片”。但是,歷史又怎能被一場所謂“史上最純凈的愛情”所掩蓋?
張藝謀在商業(yè)影片大路上的折返之作《山楂樹之戀》,是現(xiàn)在很少涉及到文革背景的影視作品之一,電影中的唯美有之,電影中的純真愛情有之,電影中陽光式的憂傷有之,但是張藝謀卻忘記了自己身為電影大師的責任,從小說中升華和反思。他始終忘了一個電影人對社會和歷史的責任和要表達的觀點,《紅高粱》的流于影像,《英雄》的觀點迷失,讓這位大導演無法企及如斯皮爾伯格的《辛德勒名單》那種表達和刻畫。《山楂樹之戀》這個劇本從根本上應該是一個凄美的悲劇,一個時代的悲劇。而電影無論是故事還是音樂,在質(zhì)感積淀上都有些許多薄弱,對于那個迷失年代的刻畫缺失,也讓這樣一段“最干凈愛情”的故事流于表象,少了一種深層的思考。
不過因為影片的關(guān)系也讓另一個作品,徐千雅的《山楂樹之戀》備受關(guān)注,也讓許多沒有經(jīng)歷過的,甚至一點未有了解的青年一代,從徐千雅的這首作品里感受到了那樣的情懷,深思、追憶以及無數(shù)的感動。歌曲里的手風琴,歌曲中的蘇聯(lián)元素。也許讓青年一代產(chǎn)生的是新鮮感,卻可以讓許多70后以上的人剎那回到過去的歲月,如此的效果,一首歌曲讓幾代人不同的感覺,最終都因為歌曲的內(nèi)在情感刻畫而生出共鳴。而徐千雅張弛有度的現(xiàn)代演唱既有純真年代的安靜唯美表達,又有對迷失歲月的如驚濤拍岸的憤怒與宣泄?梢哉f《山楂樹之戀》這首歌曲無疑是近期相關(guān)作品之中的佼佼者,相比常石磊演唱的《山楂樹》忠于原著與陳楚生的《山楂花》的單薄與乏力,這首歌更讓我們了解那段歷史。
張藝謀的《山楂樹之戀》在傳達那樣一個歲月時,片面性的表達也將不能忘記的歲月失真,就如徐千雅歌曲里唱的“怕只怕背景不明”,不完全的表達只能讓我們的認知缺失,而徐千雅的新歌,在探究那樣一個年代時,深刻的訴說了當時的情懷,那個歲月,多少人是暗夜里的流云,漂泊的情感是現(xiàn)在青年人很難體會到的莫名。一如北島的詩“我不相信淚是愛的墓志銘”,在娛樂的背后,還有幾人在探究我們民族的歷史與真相。“那祭給迷失歲月的遺書,是我永生的痛楚,那唱過純真年代的歌聲,帶我們找回最初”徐千雅在歌曲中的探索,可見她是一個有責任的歌手。
當然,徐千雅版《山楂樹之戀》并非盡善盡美,一首歌曲要想表述一個年代,這樣的任務非常艱巨,但是音樂藝術(shù)的魅力,卻是可以拋磚引玉,用情感的共鳴,讓身處旋律中的聽眾思考,體會,無論是否走過那個迷失的歲月,無論是否握過那個純真的年代,都可以從旋律里找到人類情感最本質(zhì)的共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