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里是正在為您直播的騰訊名人坊,大家好,我是你們的VJ樂同,我們再次在節(jié)目當中見面了,今天邀請到的是一位大來賓,她是一位非常會唱歌的歌手,讓我們一起歡迎萬芳。

主持人樂同
萬芳:大家好!我是萬芳,感冒的萬芳。
萬芳不想給自己加標簽 要堅持去到想去的方向
主持人樂同:來介紹一下新專輯,這是今天做客節(jié)目的重點,《我們不要傷心了》。我看今天萬芳姐的狀態(tài)還是很好的,一點兒都不傷心。
萬芳:不傷心,不傷心,很多朋友說這張專輯看起來是傷心的一張專輯,其實在這里頭給了很多傷心的鼓勵的力量。我就覺得聽到這個還蠻開心的。
主持人樂同:所以說專輯的名稱叫做《我們不要傷心了》,其實確實是,可能我們大多數(shù)的年輕人在包括所有生活在都市里的人,我們都會有比較悲傷的一面。因為大家可能覺得壓力大或者是覺得不開心的事情比較多。所以說多聽一聽我們?nèi)f芳的歌就不傷心了。我們今天聊天有一個主題叫做“流行與小眾”。應(yīng)該用這個詞更貼切我們今天的主題。萬芳姐聽到這個主題的時候,想到了什么樣的問題?
萬芳:想到這個詞,我覺得小眾也可以是流行,流行也可以是小眾。其實很多事情如果回到事情的本質(zhì)其實沒有那么多的分別,只是說它延伸影響的結(jié)果是什么而已。我自己的感覺是這樣子。
主持人樂同:其實在我們聊天之前,我們兩個人私底下聊了很多,大家現(xiàn)在無論是內(nèi)地的媒體還是臺灣的媒體,經(jīng)常會喜歡給我們的歌手以及所有的娛樂圈里的每一個人會加一個符號或標簽。當然我們承認,因為在當今的社會當中我們需要一個個人非常獨特的標簽。這個才能讓五花八門的世界里更容易被大家接受,您怎么看待這個事?
萬芳:其實有的時候這些標簽并不實際,當我是一個DJ的時候,拿到唱片公司給我們的一些資料,我也會看著為他們的歌手所給予的一些標簽或者是定義的時候,我覺得是這樣子嗎?我們當然有時候也會反問。我覺得大家真的只是一個宣傳的效果,到底實際上是不是還有待討論。我覺得每一個人其實并不見得可以這么快的被定義的。因為我們大家看到一個人都只是某一個片面,可是其實這個人可能是很多很多不同的片面加起來的,如果你去定義這個人,那以后他就被框住了嗎。對我來說,我沒有想去定義自己或者是標簽自己,我覺得應(yīng)該不容易吧。
主持人樂同:其實我覺得剛剛在您說這些話的時候我突然想到一個非常嚴峻的問題,對于當今的流行音樂的發(fā)展行業(yè)來講,比如說任何一家唱片公司想簽一個新的歌手或者是簽一個新人的話,他可能會說,那你給我一個簽?zāi)愕睦碛苫蛘呤俏冶仨氁獜倪@個新人的身上找到一個足可以讓大眾媒體所接受的點。這個其實跟比如說十年前或者是二十年前的音樂的行業(yè)大不相同了。
萬芳:真的很不同,如果唱片公司在跟歌手在談的時候是用這樣的方式談條件的話,那真的是非常不同的出發(fā)點。早期我們大家在進入唱片公司或者是唱片公司在跟歌手聊的時候,其實大部分還是對于音樂熱愛的本質(zhì)。我也明白你在講的,其實現(xiàn)在這個世界那種現(xiàn)實的因素實在是放得太前面了,音樂的本質(zhì)已經(jīng)會被磨滅了。我覺得很多真正非常喜愛音樂的朋友可能碰到這樣的情況會很沮喪。
主持人樂同:對,在內(nèi)地現(xiàn)在有很多很多音樂人還在努力的堅持自己去做音樂的一個方向和大的出發(fā)點,因為畢竟還是有夢想,還是要為夢想去堅持。但是當他們在拿著自己的作品跟唱片公司也好或者是跟音樂人在聊的時候,都會遇到這樣的尷尬。
萬芳:真的是非常尷尬而且不堪。
主持人樂同:所以說在堅持夢想和去妥協(xié)與現(xiàn)實中間哪個更重要?
萬芳:我覺得我沒有辦法給大家一個答案,因為每一個人的選擇不同,但是我想有的時候怎么在這個大環(huán)境里頭去堅持自己的想法。也許在某一些妥協(xié)的情況之下,我們知道我們未來的目標在哪兒。也許這些過程只是一個轉(zhuǎn)折,只是繞了一點路,最后我們會到我們要去的那個方向。所以我想也許有一些大環(huán)境會讓我們覺得非常幸運或者是沮喪。我們的內(nèi)心還是可以堅持對音樂的那個熱愛。其實說實在的,萬芳進入這個圈子從第一張專輯到現(xiàn)在,今年剛好第20年的時間,我今天早上還跟我的經(jīng)紀人聊到一些事情,其實這個世界真的很現(xiàn)實。不止是唱片業(yè)這個環(huán)境,整個世界都在用一個比較功利的,比較商業(yè)的,比較利益導(dǎo)向去談所有的事情,那個目的性是非常強的。
所以有的時候回過頭來想一想,我今天早上也在思考這件事情,我只是因為一個單純的幸運可以在這個圈子游走20年還是說出了幸運之外,我們也在無形當中做了某一些堅持的這個心情讓我可以游走20年,并且跨界到不同的領(lǐng)域。
其實我還在思考這件事情,所以我沒有辦法直接的告訴你說,當一個新人面對這個世界的殘酷跟不堪的時候,到底他應(yīng)該怎么選擇。我覺得每一個人有他自己跟這個世界連接的方式,但我只能說我非常心疼所有的朋友,因為這個世界怎么會變成這樣。

自評既流行又小眾 純粹的感動才會流行
主持人樂同:其實有點令人心寒,確實還是像萬芳姐說的,我們還是要堅持自己內(nèi)心對音樂的熱愛,這可能是一種非常不一樣的力量可以支撐你繼續(xù)往下走。其實大眾媒體我們說到之前的標簽,這些亂七八糟的都不講。很多人覺得萬芳這幾年是不是在嘗試變化。畢竟從之前《新不了情》(電視版 電影版) 那么經(jīng)典的情歌變成現(xiàn)在稍微漸漸變得小眾,變得文藝,這些標簽就都來了。你怎么看待這些新標簽?
萬芳:其實我覺得我既流行又小眾,對自己來說。其實從第一張專輯開始大家并不是那么樣的認識我,那個時候我還叫林萬芳。第二張專輯有碧海晴天連續(xù)劇的主題曲的搭配,可是在那張專輯里頭也有一個比較散文式的情歌出現(xiàn)了,就是《半袖》這首歌。從第二張專輯開始大概是分兩類,一個是主題曲,一個是散文式的情歌。到了第三張專輯,《我記得你眼里的依戀》、《猜心》這些歌出來之后,我們當時在制作和創(chuàng)作這些歌的時候并沒有考慮到所謂的市場會大賣。我記得《我記得你眼里的依戀》當時是因為搭配連續(xù)劇的主題曲,非常受到大家的歡迎。那個時候是因為針對連續(xù)劇所寫的歌,大家有沒有想到它就愛大賣!恫滦摹愤@首歌其實最早的來源是因為張宇跟十一郎當時寫了一首歌叫《我要用什么樣的方式來留你》,我非常非常喜歡這首歌,本來是我要唱的,一個歌手碰到一個好歌多么開心的事情,結(jié)果被他們搶走了,后來十一郎跟我說,他有寫一首歌跟我聽,我一聽到《猜心》,我覺得我好喜歡啊。簡直就是講中了我某些心情,我整個人融入歌詞當中以及旋律里頭,我的那份喜歡的純粹從來也沒有想過有一天經(jīng)過了18年,然后到了《新不了情》當時是因為要搭配《新不了情》這個電影,在寫的所有的人,包括鮑比達他在寫這首曲子的時候其實是紀念他已經(jīng)去世的父親。他并沒有想到這首旋律是要大賣的旋律。黃郁在寫這首歌詞的時候,把它改成中文歌詞的時候剛好也是他碰到人生的一個轉(zhuǎn)折點,一個低潮期。他也把他自己的某一部分真實的心情寫進去。當時的萬芳也碰到人生的低潮期,我一聽到這首歌我就哭了,我甚至跟唱片公司說我不要唱,我不錄了,因為太痛苦了。一進到錄音室看到那個歌詞我就一直哭,一直哭,一直掉淚。
這些所有的元素,從過去到現(xiàn)在有很多歌曲的發(fā)生都不是為了流行,為了賣錢而發(fā)生的,它都是真正的很原始的很純粹去感動到我們,感動到所有的人。慢慢才蔓延開來變成所謂的流行。這個題目還蠻有趣,流行和小眾到底怎么去想,《新不了情》有可能變成小眾,如果沒有這么多這么多奇妙的元素,累積到17年后所有的朋友還是會唱,這不是我們能夠預(yù)期的。我其實在今天在制作這張最新的專輯《我們不要傷心了》的時候我也沒有把它想成是文藝的,也沒有把它想成是小眾的或者是流行的或者是大眾的,其實都沒有,就是回歸到一個創(chuàng)作的本質(zhì)。
主持人樂同:反而不要加上那些標簽,可能我們回歸到音樂最純凈和最樸質(zhì)的那種創(chuàng)作狀態(tài)上就可以把自己最真實的感情表達出來。今天聊天聊著聊著就變得有點像夜間節(jié)目。今天聽萬芳姐說話讓我覺得特別舒服,突然間感覺本來今天我是主持人,就變成了我好想是一個大聽眾,打來電話。因為我自己也在創(chuàng)作音樂,我自己也寫歌,所以在面對當今很現(xiàn)實的環(huán)境的時候,有的時候也會覺得,是不是要再繼續(xù)堅持下去或者是有些人會給你意見,假如說你應(yīng)該多創(chuàng)作那一類型的歌曲或者是那個樣子就是你的。我覺得有的時候聽了你剛剛這些話,我覺得我還是要堅持我自己,我想寫什么就寫什么。
萬芳:我給你講一個小故事,在十多年前,那個時候我們有一群音樂人到少年管護所,就是青少年犯罪的收容的地方,我們?nèi)サ侥沁呹P(guān)懷他們,透過音樂跟他們分享,其中有一次的分享就是我們大家一起來創(chuàng)作,這些小朋友有的是才10歲,12歲的小朋友,非常年輕的小朋友。他們要一起寫歌詞,大家就一起創(chuàng)作,其實剛開始的動力是非常開心的,大家想我們要寫出一首很好聽的歌?墒菍懼鴮懼蝗挥腥藭岢鲆粋意見說,不行,這樣子不會賣錢的。不行,這樣子不夠流行。我那時候聽到這些小朋友才10歲,12歲的小朋友講出這樣話的時候我非常非常驚訝。
主持人樂同:是這些小朋友講出來的。
萬芳:對。其實有很多東西如果你只想到大眾會不會接受,而忘了這個東西有沒有感動到你自己的時候,這個中間是非常吊詭的事情。我碰到一個年輕的制作人說他們不知道該寫自己想寫的東西還是市場要的東西。我說市場要的是什么你知道。科鋵嵨覀冇肋h都猜不準的,你以為市場要的,結(jié)果市場不買單。你為什么不寫一個真正感動你自己的,怎么會有這么多的猶豫,不見得市場買單你以為的市場要的。一路過來我都在想,包括我們在接演戲劇的時候有很多導(dǎo)演在跟我聊,我有的時候都會問他們說,為什么會想要拍這個戲。其實這幾年我碰到的幾個導(dǎo)演說出來的話還讓我蠻驚訝跟蠻沮喪的。他們都會覺得,因為覺得這樣的方式會比較容易賣錢;蛘呤强赡苜u座會比較好,所以他們可能女明星要多露一點,要有一些床戲的部分,要有什么什么。我說,那你這個創(chuàng)作的本質(zhì)到底是什么,你的初衷是什么?你為什么會來拍電影,這如果是你的第一部電影,你到底想要表達的是什么?我覺得很多東西的思考已經(jīng)本末倒置了,我覺得還是要回到最原始。你剛開始怎么會想到接觸音樂,是音樂帶給你很大很大的感動的力量。
主持人樂同:很快樂或者是很悲傷或者是等等等等一切的感覺。
萬芳:如果你要讓自己感動,渲染力強你必須要感動自己,如果你一直在想這個市場要的是什么,你可能寫出來的既不感動你自己,市場也不買單。你至少寫一個你自己理直氣壯,不管市場買不買單,至少我覺得很驕傲的作品。我覺得比較踏實一點。
主持人樂同:其實我們今天聊天想告訴正在收看節(jié)目的網(wǎng)友們,如果你真的熱愛音樂,堅持音樂道路,希望大家不要考慮太多的外在的束縛和條件,要回歸到本質(zhì),真正的寫歌就好了。
萬芳:回歸本質(zhì),累積到一定的時間你一定會被看到。我也碰到很多的導(dǎo)演他們在拍戲的初衷是非常美好的,讓我們看到了他們很美好的本意,而他們的作品確實因為這樣的本意而渲染出去,讓很多人都看到這份感動。
主持人樂同:萬芳姐不經(jīng)意的提到一個詞叫積累,這個詞對于你以及今天我們在從事演藝行業(yè)的每一個藝人來講非常重要,因為作為一個歌手來講,沒有積累的話應(yīng)該就沒有更多的東西跟大家分享對不對?
萬芳:這個行業(yè)掏空得太快。不斷不斷的掏出來,所以積累是非常重要的,尤其是音樂或者是很多的創(chuàng)作其實是來自于生活的累積,你如果沒有落實在生活,有很多東西就會一直被挖走。尤其是人生的曲線不可能一直往上走,一定是這樣的。明白了之后就比較不會那么害怕那個下坡上坡的差異。

沒發(fā)專輯的八年非常珍貴 把自己打散為零
主持人樂同:心態(tài)最重要。當你在低的時候就要想到高的時候,當高的時候就要想到低的時候,這個狀態(tài)非常重要。說回積累這個詞。因為萬芳姐同時也是一個DJ,DJ這個行業(yè)就是特別能夠讓歌手去領(lǐng)悟到一些可能別的人看不太到的一些東西。尤其是可能跟聽眾分享一些他的心事或者是看到他的一些故事。因為我看到這張專輯,我剛剛翻了一下里邊的歌詞本,里面好多自己參與了制作,參與了創(chuàng)作,看到了已經(jīng)不再是以前,比如說我是在唱別人寫的歌,我是在通過自己的方式演藝別人的歌曲,可能現(xiàn)在是通過自己的聲音和我自己的理解和感觸唱出了我自己的一些故事。你覺得DJ這個行業(yè)和歌手的行業(yè)有沒有互通的地方?
萬芳:因為DJ的部分是在廣播節(jié)目里面做播歌的動作,其實沒有訪問,我很想做訪問,如果訪問幕后一定會很有趣,你是一個創(chuàng)作人你一定想知道其他人創(chuàng)作的過程,其實那個互動會讓我覺得是非常吸引我的。目前十年多來我沒有做訪問的節(jié)目,可是在播歌的過程中會感受到流行音樂的變化。很好玩,可能兩年前播的歌,當時大眾接受或者是覺得好聽的在兩年后播歌,大家的耳朵已經(jīng)不一樣了,大家的喜好已經(jīng)不一樣了,突然覺得這個歌不好聽了。
可是有一些歌可能十年前的歌,二十年前的歌,尤其是華語流行音樂在1988、89年的時候創(chuàng)造出很經(jīng)典的,那個時候的作品在現(xiàn)在聽還是非常有滋味。又回到你一開始定的題目,所謂的流行,到底流行是什么,早期我們在創(chuàng)作音樂的時候,那個回歸本質(zhì)的狀態(tài)其實它可以延續(xù)非常久的時間。
我們有的時候會很擔心說,我這個時候發(fā)唱片,在兩個月的時間我希望能夠大賣,可是有的時候我自己也是一個聽眾,我有的時候接觸到某一張專輯可能是這個歌手都已經(jīng)去世了我才發(fā)現(xiàn)他的音樂。其實音樂它的延續(xù)力是非常久的,非常廣的。那個歌曲它自己會到很多地方去,就像《新不了情》隔了17年,我知道這17年當中去到了很多人的房間,去到了很多人的生命里頭。
主持人樂同:去到了很多人的心里。
萬芳:回到DJ這個角色,我有的時候會很開心,有一張好聽的專輯,我可以播歌是超開心的?墒怯械臅r候我會對著一大面的CD墻或者是對著電腦里頭的幾萬首歌發(fā)呆,我想怎么辦,我今天竟然挑不出一首歌,也會有這種苦惱的時候。所以當自己在做專輯的時候還是希望回到那個本質(zhì),尤其是在做DJ的時候透過耳機在聆聽很多的音樂,會感受到其實這許多年來,很多的音樂趨向流行甚至是跟著流行或者是過于精致化,這里頭的精致其實有很多的粗糙,是粗糙建構(gòu)出來的某一種假象的精致。在耳機里頭是騙不了人的。所以就會感受到哪些東西是自己喜歡的,哪些東西是自己不喜歡的,更確定自己喜歡的是什么,當然它也就會有形無形的影響到自己在制作專輯的一些做法或者是態(tài)度。
主持人樂同:我覺得這個還真的是蠻有影響的。因為做DJ的過程,播歌是很快樂的過程,我可以通過音樂的方式表達我今天的心情和快樂與否。剛好聯(lián)系到這張專輯叫做《我們不要傷心了》,其實我在沒有見過您之前,我一直覺得可能就是一個比較憂郁的,比較悶悶不樂的,事實上萬芳姐不是這樣的,每個人都有開心的一面,都有不開心的一面。歌詞本萬芳姐寫了一段話,應(yīng)該是在創(chuàng)作這首歌的時候是經(jīng)歷了一些事情。那首歌的故事被大家認同了,您覺得接下來這首歌《我們不要傷心了》會否能夠很快的走進這么一個浮躁的社會人的心里?
萬芳:我沒有辦法預(yù)期,也沒有辦法期望。我覺得我只是把很多生命當中的一些過程很真實的寫下來?赡苁前l(fā)行專輯之后有一些聽了這張專輯的朋友給我的回應(yīng)我才知道它進入到別人的生命里頭產(chǎn)生了什么樣發(fā)酵的作用。也許有的人就會說,它讓傷心有了一個鼓勵的力量。讓許多的傷心不再傷心。
但是它并不是在我一開始創(chuàng)作或者是制作的時候思考的事情,反而是發(fā)行專輯之后。尤其是在制作這張專輯的時候我有一個很深的感受是每首歌都有它自己的生命,都會成為它自己要成為的形狀,都會即將去到它要去的地方。有的時候尊重所有的緣分,靜待它的發(fā)生。
這張專輯里頭有很多歌是來自我生命當中的一些發(fā)生,有一些歌其實是來自一句話,來自生活的一句話,或者是一個事件的發(fā)生。變成了一首一首歌。
:包括我們從名字上看“不見了”、“看見名字對我笑”,“說著說著”,你會自己拆成萬芳和林萬芳這兩個部分分析,這么多年過來自己有沒有一些變化?

主持人樂同
萬芳:我覺得沒有發(fā)行完整專輯的這八年對我來說是非常珍貴的八年,這當中我接觸到很多不同領(lǐng)域的朋友,來自不同音樂領(lǐng)域的朋友。尤其是世界音樂領(lǐng)域的一些音樂家們他們來自世界各國。他們有非常非常棒的技術(shù)之外,我覺得他們讓我最激賞的是他們的態(tài)度,他們在音樂的領(lǐng)域里頭是十分謙卑的,非常尊重他們專業(yè)的部分。這是我在音樂里頭比較少看到的部分。流行音樂我感受到還是比較多的驕傲。
在這個學(xué)習的過程里頭,我其實試圖把萬芳和林萬芳打散,把它回歸為零,什么都不是。我既不是萬芳,我也沒有積累成林萬芳。這些年社會的累積我們歸零的時候,我會很想看看我的生命還有什么可能性。
這個打散的過程,打散之后再重新去跟這個世界連接的時候,我發(fā)現(xiàn)比較沒有那么多的害怕跟擔心。
主持人樂同:反而會跟勇敢了。
萬芳:我覺得沒有那么多的包袱,也沒有那么多的身段,其實就把自己打散歸零。說實在的,一個流行音樂圈的歌手進入到另外一個音樂領(lǐng)域的時候你肯定什么都不是。尤其是在旅行的過程當中我們最明顯的感受到,在我們所熟悉的環(huán)境里頭,我們所建構(gòu)的身份、身段、社會位置,社會價值或者是我們的名字到了另外一個國度里頭,當我們在旅行的時候,一切都不具有任何意義的時候,你就會看到你自己的原形。我覺得那個原形是很殘酷但是是很有意思的。
主持人樂同:沒錯。
萬芳:所以在這幾年當中我也一直在把自己打回那個原形。如果我不具有任何的意義。我會是什么?這個過程對我來說是非常珍貴的一個過程。
主持人樂同:領(lǐng)悟到了,我覺得旅行的過程當中確實是一個非常好的過程。有在這個旅行的過程當中領(lǐng)悟到什么特殊的東西嗎?
萬芳:我覺得旅行很多人都以為是一個非常浪漫的事情,可是其實我覺得并不是。我覺得旅行就是借由離開的心境對生命所做的一種反芻的行為。就像我剛剛講,當我們?nèi)サ揭粋陌生的地方自己什么都不是的時候我們會有另外一個新的思維重新去看我們原先的自己,原先的環(huán)境。所有重要和不重要的會重新排列組合。原先以為非常執(zhí)著的,我們過不去的,有的時候透過離開會發(fā)現(xiàn)它沒有那么嚴重。所有重要和不重要的真的都會重新排列組合。因為當我們?nèi)サ搅肆硗庖粋地方,有一個新的文化,新的思維進入到我們的身體給予我們沖擊的時候,很多我們關(guān)在自我空間里全部都打散了,原來我們還有另外一個角度可以看世界。
主持人樂同:沒錯,用另外一種眼光和眼神去觀察我們身邊的人和身邊的事物,重要的是重新審視自己。特別不容易,我覺得這個過程就像在歌詞本里寫到一樣,人生很難得能夠有這樣的機會把自己重新歸零和讓自己重新審視自己。我覺得當人遇到一些困難包括遇到一些不開心的事情,這個時候我們再靜下心來想想自己到底想要什么,到底哪樣才會讓自己更快樂,才更重要。所以《我們不要傷心了》也會有這樣的一層含義,希望大家可以透過音樂和透過萬芳的歌聲讓大家了解到不一樣的人生體會和人生感觸。
我想到主打歌的MV的時候,我前兩天看了一下,MV當中特別好的是它傳遞了很多很多的故事,特別有內(nèi)涵的MV。比如說親情、友情包括愛人之間等等等等一系列的,我覺得這個MV當中你最主要想傳遞給大家的信念是什么?
萬芳:這個MV一開始我們跟導(dǎo)演在討論的時候,因為《我們不要傷心了》就是來自于一個朋友的離開和給我們的力量,這句話當中有一份祝福和來自于很深的愛說出的話,我希望在MV里頭可以呈現(xiàn)關(guān)于各個不同生命階段面對傷心的事情。一個小女孩拉著小提琴,弦斷了她就很傷心。你可以看到兩個穿著純黑色衣服的女孩子,因為她們朋友的離開,這是我非常堅持要放進去的一段,其實原本是三個好朋友大家都是好朋友,可是有一個朋友突然離開了,她們穿著全黑的衣服參加這個朋友的告別式,兩個人聊著聊著過去很好玩的事情,有一個朋友就傷心了,難過了,關(guān)于一個生命的離開。有一個房屋中介,他自己住著一個非常破的頂樓加蓋,一個面攤的老板娘送給了他一個鹵蛋,他就會很溫暖。每個人都會碰到自己覺得很傷心的事情,在別人來看沒有什么好傷心的,可是自己覺得非常傷心。最后會出現(xiàn)一個婆婆,這個婆婆是我非常要好的朋友,她今年已經(jīng)85歲了,她已經(jīng)走過了80多年的人身,唯一露出最多笑容的就是這個婆婆。
主持人樂同:我看到MV里頭她一直在笑,包括我們兩個人在寫《我們不要傷心了》,定格的畫面也是定格在她寫的那個字上。
萬芳:最后定格的是我寫的那一張?墒悄莻婆婆,當天我們在寫的時候,她非?蓯,她是一個生命力非常旺盛的老人家,我們在那邊寫書法,她就一直看我,她覺得你寫得好好。我說沒有,我非常喜歡她寫的毛筆字,非常有生命的痕跡。她好可愛。墻上所有很多畫都是她自己畫的,她還是不斷在學(xué)習,不斷在學(xué)畫畫,每天會寫書法的一個80多歲的老人家,非?蓯邸乃@個婆婆身上我們看到了非?蓯鄣囊粋生命力,回頭再去看屬于我們自己的傷心也許就會不同的解釋。

翻CD會讓人感覺踏實 音樂永遠不會消失
主持人樂同:可能會理解到更多的新的含義。希望大家有時間也可以去看一看這只MV,確實能夠傳遞出不一樣的感覺。最后我想問一個稍微有一點爭議和尖銳的問題。
萬芳:既然是爭議和尖銳就不要問了。
主持人樂同:像萬芳,我在聽你的專輯拿到專輯看,我可能會把注意力,當然耳朵的部分先留著,聽歌的過程當中我會更去注重觀察里面的某些畫面,某些文字。為什么剛剛我在拿到專輯的時候我會先把文字打開,看到里面你寫的一段手記,這可能是對歌手來講非常重要的一些話她才會放到這樣重要的位置上。可是現(xiàn)在為什么這個問題會比較尖銳,原因是現(xiàn)在我們的流行音樂的發(fā)展,現(xiàn)在音樂市場上可能CD的模式終將有一天就會被取代了,我們大家每天都在用MP3,各種便捷的聽歌的方法,包括現(xiàn)在網(wǎng)絡(luò)也很流行。如果有一天你發(fā)現(xiàn)CD這種載體已經(jīng)沒有了,你會怎么辦?
萬芳:沒有怎么辦,如果它真的不見了,那也就是不見了;旧犀F(xiàn)在大家跟音樂接觸的方式已經(jīng)跟過去有非常非常大的不同了,雖然我還是會去一些小的唱片行翻CD,看看它的包裝,就是去那兒翻,尤其是一些小的唱片行他們會精選出他們自己喜歡的唱片然后來賣。我就看他們已經(jīng)挑選過的CD,我就更容易去找到我自己想要聽的。所以那個翻的過程其實還是有一種很踏實的感覺。
如果有一天真是這樣了,那也就是這樣了。它是一個沒有辦法改變的事實,那就沒有辦法改變。只是我們怎么樣建立一個比較健康或者是健全的一個機制讓大家,其實使用者付費,大家是需要有一個基本的觀念,使用者付費。但是如果這個世界真的價值觀都已經(jīng)變成這樣,我們會發(fā)現(xiàn)所有的人還是需要音樂。那究竟到底音樂要怎么跟聆聽者連接,說實在的,我沒有辦法直接告訴你我會怎么辦。我覺得只能接受他。這個事情就是這樣。也許有一天所有的音樂,可是我覺得音樂也不可能被淘汰,你還是需要很多的音樂來記錄你的生活,它是一個精神糧食。就是非常奇妙的事情。就看自己還可以跟這個世界這樣子的一個環(huán)境怎么進行,怎么和諧相處。
主持人樂同:沒錯。因為我身邊有很多很多歌手的朋友,他們會覺得,現(xiàn)在可能我在發(fā)片,可能公司會發(fā)一個EP或者是直接的網(wǎng)絡(luò)發(fā)行,比如說現(xiàn)在的流行音樂在類似我們現(xiàn)在的無線音樂發(fā)行,他們覺得缺少了實質(zhì)的載體,心里缺了一塊什么東西。比如說我在收到這張專輯的時候我會看到里面歌詞本上寫到的東西會很有感覺。包括一些歌手自己的心路歷程,包括一些心得體會,可能他隨機拍下來的一些東西。有一天我就會擔心,如果沒有這個載體,音樂還可以直觀的表述你內(nèi)心最真實的想法嗎?
萬芳:我覺得音樂當然它本身還是音樂,只是說當我們拿到一個CD,然后看到里頭的設(shè)計,萬芳畫的畫,萬芳拍的照片或者是設(shè)計師拍的照片,就覺得它是一個很扎實的。可是搞不好也許我們也不用這么擔心,因為現(xiàn)在的人不是都喜歡復(fù)古嗎,搞不好又流行回來了。我們也不要這么悲觀。這個世界有一天真的變成這些CD都不存在了,那應(yīng)該還會有別的辦法吧,我也不知道。
主持人樂同:會有新的辦法讓大家更直觀的了解。
萬芳:因為這次譬如說像臺版的CD連塑膠殼都沒有,它還是會傳達音樂人或者是我們做制作這張專輯的理念。你看這些文字配合著這些照片都會有一些不同的感覺。
主持人樂同:這是一個非常好的感覺。
萬芳:你可以看到文字的編排是不同的。
主持人樂同:這是表達歌手很棒的方式。
萬芳:這個很像是一本書或者是一本詩集,我覺得很有趣。
主持人樂同:沒錯。
萬芳:如果大家都覺得這么有趣的話,它還不會這么快消失。
主持人樂同:這里面我們特別的呼吁大家,還是要走進唱片店支持正版音樂,如果你希望以后看到的音樂行業(yè)包括我們的歌手發(fā)片還是可以看到這樣的歌詞本或者是更精致的一些設(shè)計或者是一些歌手的心得體會,大家就不要讓這種音樂形式消失,這是一個非常重要的地方。有了大家的支持,我們的音樂行業(yè)才會更蓬勃生機的發(fā)展。在今天聊天的最后我要請萬芳姐再次跟我們所有的網(wǎng)友推介一下自己的這張專輯,讓大家走進唱片店買一下。
萬芳:這張專輯是萬芳第一次擔任制作人,也是睽違了八年的最新專輯,我不知道這張專輯什么時候可以連接到你的生命,但是這對我來說是這個階段非常開心的作品。到目前為止它也陪伴了好多好多人某一個生命的階段,透過這張專輯,其實這張專輯是累積了很多很多人飽滿的愛所制作出來的一張專輯,也希望這些飽滿的愛可以溫暖很多很多的人,透過這張專輯祝福所有的朋友。
不管你有沒有去購買它或者是不管你喜不喜歡它,我都期望能夠很真心的祝福所有的朋友。
主持人樂同:希望這張充滿了愛的《我們不要傷心了》可以大賣,也希望我們所有的網(wǎng)友可以支持萬芳。我們今天的訪問成功,我們的口號是與樂同在,希望大家多多關(guān)注萬芳,多多關(guān)注我們的騰訊微博,我們下期節(jié)目不見再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