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金陵十三釵》劇照

張藝謀(左)和張偉平
本報記者 陳濱
備受矚目,年底圣誕節(jié)就要上映的《金陵十三釵》,目前就差音樂和特效的融合了。制片人張偉平把保密做到了家,令人關注的“十三釵”何樣真容目前仍然是觀眾的謎底。除了因為入選“十三釵”激動不已在博客上“泄密”的那幾位女孩子,被紀律嚴明的劇組毫不留情的請出劇組之外,現(xiàn)在終于“立在”銀幕上的 “十三釵”全部恪守保密守則,就在等影片上映的那一天。
這些女孩子等來的或許不僅僅是電影的上映,還有前程上更多自我發(fā)展的機會和空間。就像騰空而起的章子怡(微博)?墒牵瑢τ趶埶囍\來說,《金陵十三釵》不同于那時的鞏俐、章子怡和現(xiàn)在忙著市場代言的小女子周冬雨(微博)!督鹆晔O》的這次集體亮相,將是謀女郎的一次重大變革。因為她們已經不是從農村走出來的鞏俐和章子怡了,她們是精通琴棋書畫,且操著一口流利的英語臺詞的時尚女星,尤其是她們第一次上大銀幕合作的對手就是奧斯卡新科影帝“蝙蝠俠”。這對這批新人來說將是一次飛躍性的提升。張藝謀已經由一部電影捧紅一兩個新人的“單個”造星,變成了《金陵十三釵》“群體化”的造星運動,十三個如花的女孩子,或許會全是未來影壇上的明星,而不只是影片頭牌女主角,原本和演藝圈不沾邊的玉墨。在一部電影中實施“群體化”的造星運動,也是張藝謀的第一次。
拍了張藝謀的電影,就應該是明星!都t高粱》里的姜文小有名氣,之后大紅大紫。《我的父親母親》里面的孫紅雷,雖然不是男一號,也為他日后走紅中國影壇奠定了堅實的基礎。而憑感覺相中的鞏俐和章子怡已經走入國際大牌明星的行列。葛優(yōu)也因為《活著》成為中國唯一的戛納影帝。其它演了張藝謀電影的新人如今也都成了有口碑的“戲骨”。張藝謀電影的主角們,不管是專業(yè)的還是業(yè)余選上的,因為跟張藝謀有了“捆綁”在一起的關系,影響和身價非常不同。
張藝謀電影的造星是全世界影壇上非常獨特的一道風景線。鞏俐、章子怡、周冬雨已經引領了幾代明星的風潮,而現(xiàn)在更大面積的“十三釵”洶涌而來。張藝謀的造星風景線,到了“十三釵”到達頂峰。
從一部電影推出一兩個新人到今天“十三釵”的規(guī);街破藦垈テ接蓽\入深的營運操作,我們看到的已經不僅僅是銀幕上多幾個炙手可熱的明星,其實它帶來的商業(yè)價值才是無可估量的。僅一個周冬雨因為主演了小片《山楂樹》,她的廣告代言就直逼商業(yè)熱門明星范冰冰和李冰冰(微博)。而從不愿靠從明星代言中獲利的張偉平,一反常規(guī)毫不猶豫簽下周冬雨和竇驍,成為新畫面首批簽約演員。
《十三釵》的群體造星,依舊在張藝謀的標準,張偉平的操盤下,不同的是,這次的造星計劃更為嚴謹和完整,而張偉平已經把“十三釵”中的“六釵” 簽入新畫面。張偉平透露說,影片還未上映,不少商家,包括國際上的大品牌已經開始對“十三釵”明爭暗奪,開創(chuàng)了中國電影“未見人,先見錢”的先河。
與其說“十三釵”的神秘感讓我們躍躍欲試,倒不如說張偉平造星操作的成功令人刮目。但是,張偉平說,觀眾看的是電影,商家看到的是在新畫面這個平臺上推出的謀女郎的商業(yè)價值。張藝謀在《金陵十三釵》中的“群體化”造星能否給觀眾帶來驚喜,再次制造出影壇上張藝謀的造星神話,觀眾在拭目以待。
記者:張藝謀選演員已經成為影壇上一道獨特的風景了,對于《金陵十三釵》這樣一部特殊題材的影片,這次張藝謀造星標準有什么不同?
張偉平:其實張藝謀選演員已不是什么秘密了,他能慧眼發(fā)現(xiàn)演員內在的潛能,讓他們在角色中脫胎換骨,而張藝謀選他們的標準,不管你是專業(yè)的還是業(yè)余選出來的,除了感覺,就是演員能演繹出角色的那種“勁兒”。在張藝謀的眼里,他選擇一個女孩做他影片的女主角,絕對不是一件隨便的事情,是在他對藝術、故事、甚至市場的理解把握上非常清楚時定下的標準。那些沒演過電影的人,被選上表面上有其偶然性,但一定是必然性居多。沒有明星潛質的人,張藝謀也不會挑他。連農村出來的魏敏芝都不土了,為什么?演員一定程度上是導演的代言人,代表著導演的藝術審美和藝術表現(xiàn)方式。
記者:以前新畫面從不簽演員,而現(xiàn)在已經簽下《山楂樹》《十三釵》兩批明星了,這個巨大的變化從何而來?
張偉平:從大的方面說,中國電影需要新鮮面孔,現(xiàn)在不管是男演員還是女演員,都嚴重斷檔,明星晃來晃去就老是那么幾個人,掰著手指頭都找不出一個像樣的新面孔,張藝謀總是挖掘新人,也是被逼的。再看現(xiàn)在的所謂演員經紀公司,有的是簡單從演員身上拿錢,做二道販子,而不是從培養(yǎng)新人入手。“吃人嚼過的饃是沒有味道的”,我以前一直堅持不從演員身上掙錢,這也是我和藝謀的一個共識,但是,中國電影演員嚴重斷檔,我和藝謀想出力改變這一現(xiàn)狀,能做多少就做多少,從培養(yǎng)新人入手。所以,我簽演員,是從走入這個門檻開始的,從周冬雨、竇驍開始就有培訓的投入,到了“十三釵”更是大規(guī)模的投入培訓,請來所有的老師從形體培訓到琴棋書畫都是專業(yè)頂級的,耗時半年多。因為她們都是新人,從沒學過表演,就是一張白紙。一個小小的女孩子周冬雨影片、代言就沒斷過,這就是希望。到時《十三釵》中的女主角玉墨會更勝一籌。
記者:演員嚴重斷檔,是不是也是制約中國電影往前發(fā)展的一個重要因素?
張偉平:明星隊伍老化,導演沒信心,有些明星還能在電視劇上創(chuàng)造收益,在電影上根本不能帶來效益,F(xiàn)在的觀眾主體已經是90后了,難道還讓他們看一把年紀的半老徐娘被人抓胸?中國明星隊伍老齡化,是中國電影的最大制約。
記者:中國電影受演員斷檔和類型化貧乏困擾,你認為原因是什么?
張偉平:所謂明星是新老交替、吐故納新的過程,明星吃的是青春飯,這是個不爭的事實。觀眾希望看到更多的新面孔,這也是消費者的需求。但是中國出明星太慢了,新人備出的過程太少太慢了。這與好電影少有關,而我們本身的造星機制,是用人而不養(yǎng)人,經紀公司成為用明星賺錢的機構,我們做的不是經紀公司,是造星公司,我們的概念是以培養(yǎng)明星搖籃為己任,為中國影壇培養(yǎng)出更多的新人和新星。造星公司,要培養(yǎng)新人就必須加大前期投入,有大投入才能大產出。造星公司應該從名不見經傳的新人入手,我不止一次的跟藝謀強調過,在我們的電影里,能用新人就不用明星,給他們提供最好的鍛煉機會和平臺,中國演員斷檔和類型化問題就能解決。
記者:現(xiàn)在的明星一水的全是“花瓶+奶酪”類型,有沒有明星自身的問題?
張偉平:當然有。中國有些演員自己不用功,又沒人扶持,我們要求的“謀女郎”要帶有張藝謀的敬業(yè),堅韌和刻苦。但是現(xiàn)在中國的有些女演員吃不了苦,太自戀,而且也沒有不斷學習的勁頭。有些演員和導演迷失在毒品中,情色里,無休止的整容中,整容也許能保住身體暫時的青春,但是你的藝術青春卻很快消失了,甚至連自然的笑容也僵化了。這樣怎么可能給觀眾帶來自然美呢?
記者:這次《十三釵》的群體造星運動意味著什么?
張偉平:群體造星運動,現(xiàn)在除了張藝謀就沒有導演敢這么做,他們怕砸了自己的牌子,用老的可以給他們壯膽。像《關云長》這樣的武俠片,甄子丹(微博)+ 姜文,票房都沒有超過《山楂樹》這樣的文藝片,這能不說明問題嗎?《金陵十三釵》“十三釵”加上十三個教會的女孩們,是我們用了近兩年的時間從全國選出來的,選角行動拍《山楂樹》之前就開始了,然后就是艱苦的培訓,《十三釵》上映以后,我敢說,至少能出五到六個新星,希望為中國電影的明星隊伍輸送新鮮血液,也讓目前的明星隊伍來一次重新洗牌。商家非常敏感,現(xiàn)不斷有商家希望簽約“十三釵”,希望簽玉墨,和其他演員,我都沒有答應,所有的演員要等影片上映之后再說。
記者:所有的演員都簽了保密協(xié)議,忍痛開除了幾位參加完培訓的女孩子,能不能透露一兩條?
張偉平:電影是文化產品,是文化產品就要走市場規(guī)則。走市場規(guī)則就必須有嚴明的紀律加以配合,令行禁止是必要的也是必須的。這也是對影片和演員負責。
記者:張藝謀導演不止一次說,《金陵十三釵》的劇本是他20年來碰到的最好劇本,作為該片的制片人你怎么看導演的這番評價?
張偉平:我覺得他說得很準確。這也是我投資張藝謀電影16年來碰到的最令我興奮的一部電影。我心里一直有一個大的目標,要用一個國際一流的團隊,來創(chuàng)造一個具有世界一流水準的中國電影,現(xiàn)在影片的幕后全部是世界一流的制作團隊,特別是我們非常幸運的為百年來的中國電影請到了剛剛獲得奧斯卡金像獎的男一號克里斯蒂安o貝爾,這完全是可遇不可求的,對我和藝謀來說也是一次千載難逢的機會。在奧斯卡影帝的率領下,十三釵的表現(xiàn)出人意料,這也是我非常興奮的。
記者:現(xiàn)在影片后期制作已經基本完成,你感覺目標實現(xiàn)了嗎?
張偉平:當然實現(xiàn)了。而且是張藝謀電影有史以來的一次全新的改版。當這部電影年底上映時,我堅信一定可以讓全世界觀眾看到一個完全不同以往的張藝謀和張藝謀電影。而且坦率的說,中國文化走向世界渠道并不多,把電影作為一個工具,拿到世界市場,是一個非常值得做的一件事。
記者:中國電影的主體觀眾已經是90后了,他們的娛樂方式和娛樂觀點有了巨大的變化,不管怎樣改變,《金陵十三釵》一定是一個令人心情沉重的題材,面對年輕觀眾,怎樣提升影片的火力和爭取眼球的魅力?
張偉平:年輕觀眾有他們自己的娛樂和審美,符合觀眾的心態(tài)符合市場需求,是制片人對影片的基本要求。我的觀點是,電影一定是時尚的,不能落伍的,不斷求新求變的,導演在創(chuàng)作上必須具有豐富的想象力,這跟他讀多少書,學的什么專業(yè)沒關系。卡梅隆最早是個卡車司機,但是憑著他豐富的想象力和天才的創(chuàng)作力,拍出了震驚全世界的《泰坦尼克》和《阿凡達》。在好萊塢的大片中,我們幾乎隨處可見的是美國精神,所以作為導演是需要具備社會責任感的!督鹆晔O》是一個舍生取義的題材,在劇本創(chuàng)作初期我就反復跟藝謀強調過,一定要拍出中國人的血性和抗爭,而絕不是原小說中幾個逃兵的形象。《金陵十三釵》雖然是一個涉及到妓女題材的電影,但同樣是時尚的亮麗的,不是臟的,杜十娘是妓女,李師師是妓女,小鳳仙兒同樣是妓女,但是她們是有尊嚴的,是有民族氣節(jié)的,不是那種看著臟兮兮的給仨瓜兩棗就賣身的。中國人在大災難面前是有凝聚力的,是有愛國之心的。我們創(chuàng)作這部影片反思歷史,是為了珍愛今天的和平,我們用這樣一個世界團隊來做,使世界人民對這個事件有新的解讀和認識。
記者:在海外市場,目前中國電影能夠突破億元美元的除了張藝謀依然是絕無僅有,你覺得中國電影走向世界最大的瓶頸和阻力在什么地方?《金陵十三釵》能不能突破?
張偉平:有文化上、政治上、經濟上的原因,現(xiàn)在隨著中國在經濟和政治上的強大,中國的文化在世界上越來越被人認可和關注,電影首當其中,是中國軟實力在國際上的最好體現(xiàn)!督鹆晔O》是外國人視覺,中國的角度,中國的情感來表達一個曾經令世界震驚的一段抹不去的歷史,是中國電影在世界市場上的一個改變和突破,而不再是武打、古裝的面貌。它會更接地氣,更受觀眾和市場的歡迎。《金陵十三釵》有張藝謀本身的影響力,加貝爾在全世界觀眾中的號召力,可以給世界提供有關中國文化、歷史、民族的更多有價值的信息。中國電影加入奧斯卡新出爐的影帝,帶來的是全球媒體的目光,貝爾的加盟給這部電影走向西方市場提供很好的傳播平臺。(供圖:新畫面 攝影:遲延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