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P中的四首歌曲引用了四季的概念,從春的悸動到夏的熱烈,從秋的寂寞再到冬的希望,也烙上了潘辰的個人標志——乖巧而不夸張,活潑但不放縱,溫和但深刻,隨性且灑脫。
在《綻放愛》和《環(huán)游你的心》里,有著春夏前兩季的特色概括無遺,前者走的是輕搖滾的特色,也點名了“出發(fā)”的寓意所在。節(jié)奏朗朗上口,歌詞更是簡單直接,“我再也停不了/停不了愛綻放的感覺/我再也停不了/期待和你每個明天”的兩個排比,將春之綻放表現的酣暢淋漓;而后者的節(jié)奏雖稍顯緩慢,但民謠的格調中卻包含著炙熱的熱戀,“你就像座熱帶島嶼/融化我的寂寞北極/連空氣都變得抒情/散發(fā)著戀愛中的氣息”比起《綻放愛》的直白,卻多繞了兩個彎,幾個比喻里頭,愛的滋味更加醇厚。
至于《起風的季節(jié)》,則將潘辰的“漫”氣質提升到了一個新的高度,小寒作詞、方大同及作曲,潘辰的中低音量加上靈魂輕民謠曲風,慢慢悠悠,在木吉他、鋼琴的襯托下正好印證了蕭瑟落寞的秋。方大同用簡單的節(jié)奏,寥寥幾下點綴出風起的秋天——落葉在地上盤旋,天高氣爽,陽光把影子拉得老長的畫面就像電影畫面被印在眼前。這種緩慢的節(jié)奏、細膩的情緒,看似漫不經心,但潘辰略帶慵懶、松弛有度的演唱將“一有風/吹得/遍地泛紅”的境界進行了深刻詮釋,從而呼應了“守候不跟從/可是這孤獨誰懂”這般從熱戀到降溫的失落。
EP的最后一首歌曲《冬眠》,比起《起風的季節(jié)》的寂寞,不僅在結構上要更為豐富,也是之前感情的升華。歌詞里的“我漫長的等候/冬眠后/是春天”也在擺脫了孤獨之后,孕育著又一個春天的溫暖。至于那“出發(fā)”,不過是剛剛開始罷了。
這個時代的“快”已經不是秘密,城市在加速發(fā)展,人們用手機到處簽到表示自己的到來,微博的140字傳播訊息爆炸,在越來越快、越來越浮躁的“快”面前,“慢”是多么的珍貴啊,像用一下午的時間熬一碗湯,寫一篇文章用掉一周,花上三個月的時間細細讀完一本書。也許,有的時候,人們沒有那么多的時間出行,也因為忙碌很難感受四季,那么不妨在《出發(fā)》里,讓自己跟隨心靈遠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