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周票房要點:
1.《李小龍》雖然是蟬聯(lián)票房冠軍,但單日票房收入已經(jīng)不足12萬港元,而亞軍《三日危情》跌至10萬港元,前十名的票房累積僅約53萬港元,票房收入跌至全年度的最低谷。
2.新片數(shù)量多但普遍票房不高,黃精甫導演的暴力驚悚片《復仇者之死》僅收約6.7萬港元,而喬治·克魯尼主演的動作片約6.6萬,一片慘淡!
表1:香港票房排行榜(2010年12月2日) | |||||
---|---|---|---|---|---|
名次 | 片名 | 票房(港元) | 上映院數(shù) | 上映日數(shù) | 累積票房(萬港元) |
1 | 《李小龍》 | 119742 | 36 | 8 | 267 |
2 | 《三日危情》 | 103991 | 22 | 8 | 203 |
3 | 《復仇者之死》 | 67248 | 17 | 1 | 7 |
4 | 《美國人》 | 66151 | 8 | 1 | 7 |
5 | 《涼宮春日的消失》 | 34990 | 1 | 1 | 3 |
6 | 《玩火的女孩》 | 34433 | 4 | 1 | 3 |
7 | 《社交網(wǎng)絡》 | 34300 | 18 | 15 | 356 |
8 | 《狗狗學警》 | 33006 | 15 | 1 | 7 |
9 | 《天際浩劫》 | 23419 | 19 | 15 | 721 |
10 | 《蠢蛋搞怪秀3D》 | 15456 | 4 | 22 | 223 |
表2:香港十大票房排行榜(2010年12月2日) | ||
---|---|---|
名次 | 片名 | 累積票房(萬港元) |
1 | 《告白》 | 1104 |
2 | 《天際浩劫》 | 721 |
3 | 《危情時速》 | 595 |
4 | 《夕陽紅特工隊》 | 399 |
5 | 《臨盆待產(chǎn)》 | 371 |
6 | 《社交網(wǎng)絡》 | 356 |
7 | 《李小龍》 | 267 |
8 | 《蠢蛋搞怪秀3D》 | 223 |
9 | 《三日危情》 | 203 |
10 | 《山楂樹之戀》 | 164 |
(一)《李小龍》蟬聯(lián),《三日危情》“危情”嚴重
9月2日上映優(yōu)先場的《納尼亞傳奇3》(3D類),是為下一周的正式上映做預熱,而新片《復仇者之死》等無法挑起市場淡季的大梁,也難以撼動《李小龍》及《三日危情》的冠亞軍地位,盡管后兩部作品在市場表現(xiàn)上也不如意。
原本希望借助于李小龍的影響力提高影片的市場號召力的《李小龍》,繼首周在香港以約24萬港元的票房奪取冠軍后,第二周蟬聯(lián)冠軍,只是票房收入以正常的下跌度下跌至將近12萬港元,加上優(yōu)先場后累積票房267萬港元。《李小龍》在《納尼亞傳奇3》正式上映前還有一周的時間在淡季里“奪冠”,但慘淡的收入恐怕最終票房連400萬港元都很困難,而在文雋曾一再憑借《我的兄弟姐妹》、《人在囧途》等取得不俗票房的內(nèi)地市場,首周850萬元的收入距離目標成績差了大半截。
今年的香港電影有數(shù)部不約而同的指向了“懷舊”,如上半年的《七十二家租客》、《歲月神偷》、《葉問2》、《打擂臺》等,但一再的懷舊已經(jīng)提前預支了觀眾群體的觀影熱情,下半年尤其是《為你鐘情》時已經(jīng)危機很明顯,而同是李治廷主演的《李小龍》還是慘敗而歸。
票房冠軍已經(jīng)如此慘不忍睹,亞軍《三日危情》更是如片名般“危情”慘重,第二個周四時票房勉勉強強的突破了10萬港元,累積成績則突破200萬,已經(jīng)難有比較大的作為。
倒是《社交網(wǎng)絡》已經(jīng)達到了356萬港元。
(二)《復仇者之死》黃精甫難翻身,《美國人》喬治·克魯尼不討好
淡出香港影壇數(shù)年的黃精甫,近日以犯罪驚悚片《復仇者之死》復出,但反響連當年的《阿嫂》還遠遠不如。
影片《復仇者之死》由麥浚龍與蒼井空主演,講述市區(qū)接連發(fā)生手法殘忍的、針對孕婦的兇殺案,使得人心惶惶,而遭遇兇案但幸存下來的未婚先孕的少女張穎,是否能協(xié)助警方找出兇手呢?影片的口碑很差,如香港雅虎的電影論壇上僅有兩顆半星的平均評分,但也有觀眾認為“蒼井空、孕婦剖腹血案、滅門悲劇、血腥殘殺等等‘元素’加在一起,很難不令人聯(lián)想到《復仇者之死》是一套cult片,而且特別充滿獵奇性。結果,《復仇者之死》跟五月上映、批判時弊力量有限、化妝特技卻異常出色的《維多利亞壹號》相反,官能刺激一般,背后對當下社會的吶喊卻叫人出乎意料之外”。
以目前首日票房約6.7萬港元來看,《復仇者之死》的香港票房恐怕只能在六七十萬港元之間。
而喬治·克魯尼主演的動作片《美國人》更是慘敗。影片雖然是改編于馬丁·布斯的小說《一位非常低調(diào)的紳士》改編,但除了喬治·克魯尼之外,導演與演員在香港市場幾乎是陌生的名字或面孔,而影片的故事、場面也不夠突出,在北美本土票房不高,在香港市場也遭遇慘敗。
另外的幾部新片如《涼宮春日的消失》、《狗狗學警》等也是在香港市場遭遇了冷遇。
(三)市場慘淡,假如《哈利·波特7》同步上映會如何?
《哈利·波特7》自11月19日在北美、中國內(nèi)地、英國等同步上映后,截至上周末時北美票房已經(jīng)達到了2.25億美元,全球票房更是突破了6億美元,超過《哈利·波特6》的同期票房,成為秋冬檔來市場反響最好的高概念影片。
但在香港市場,發(fā)行商將本片的發(fā)行時間押后至12月16日。個中緣由主要在于香港市場的圣誕檔票房歷年來普遍要高于11月份吧,何況去年12月17日上映的《阿凡達》在香港創(chuàng)下1.78億港元的票房紀錄。
而近三周因為缺失《哈利·波特7》般影響力的影片上映,香港票房已經(jīng)連續(xù)數(shù)周遠遠不如往期,甚至本周的票房收入不足55萬港元跌至全年度最低。可以說是浪費了這個市場的空檔期。
如果,《哈利·波特7》也是在11月19日在香港上映,因為首日是周五,加上周六周日的票房,預計可以達到1500萬港元,參考的是《哈利·波特6》、《玩具總動員3》、《怪物史萊克4》等影片的上映日票房成績;而《哈利·波特7》的上映第二周時遭遇的《李小龍》、《三日危情》又根本上不是對手,第二周的票房收入預計在1800萬港元左右,累積十天可以突破3000萬;而到第三周的周四開畫日,《復仇者之死》等影片也無力對陣,第三周的整周收入是可以過1000萬港元,再加上第四周等,票房突破5000萬港元的問題不大。
而延期至12月16日,《哈利·波特7》遭遇了《納尼亞傳奇3》及《創(chuàng):紀戰(zhàn)》兩部高概念影片的夾擊,票房表現(xiàn)力如何還有待市場的進一步考驗。
只是,錯過了的11月19日到十二月中旬這將近一個月的市場淡季,有些可惜。
(四)下周新片:《納尼亞傳奇3》、《城中大盜》與《極道非惡》
下周是《哈利·波特7》在香港正式上映前的一周,《納尼亞傳奇3》也將會與北美同步上映,能在《哈利·波特7》上映前取得多少票房,還有待市場的揭曉。
此外便是四部類型不一的新片,即本·阿弗萊克自導自演的犯罪驚悚片《城中大盜》(The Town)、北野武自編自導自演的黑幫犯罪片《極道非惡》(Autoreiji)、蘇菲·瑪索的愛情喜劇片《穿梭少女夢》(With Love……From the Age of Reason)及韓國情色片《娜塔莉》(3D Natali)——本片前不久在韓國本土上映4D版,使得影片里的情色場景更加逼真,甚至有觀眾觀影時感動尷尬,而《娜塔莉》在香港也會上映3D及4D版,或許本片的香港票房將會帶給明年五一上映的《金瓶梅3D》參考,盡管后者是否真能如愿的取得四五千萬港元的本土成績還要等明年的正式上映后。